第93部分(第3/4 頁)
兵滿桂精心研究、制訂出來的,那“守略”上說:根據寧遠面臨的形勢——前有強敵,後無援兵,汲取撫順、清河、開原、鐵嶺、瀋陽、遼陽失守的慘痛教訓,寧遠的守城要略,應該憑城固守,拼死堅守。敵誘不出城,敵激不出戰。
寧遠城兵將不足三萬,袁崇煥決心用“一個拳頭打人的策略”,迎戰後金兵。
首先,他將兵力集中於寧遠城內,撤中左所,右屯等處的明兵,連同西洋大炮,全部人城防守。在軍事上,明確分工,集中指揮。他命令同知程維模稽查城內奸細,通判金啟宗負責供應飲食,總兵滿桂守城東,副將左輔守城西,參將祖大壽守城南,副總兵朱梅守城北,袁崇煥總督全域性。
在組織軍隊防守的同時,袁崇煥還動員全城百姓參戰。為了激發他們的抵抗熱情,他手持佩刀,自刺皮肉,用鮮血寫成血書:“誓死保衛寧遠!”
在全體將領面前,袁崇煥屈身下拜,鄭重要求他們不惜犧牲,守住寧遠。他說:“為了寧遠父老兄弟姐妹不受八旗鐵騎的蹂躪,為了捍衛大明江山,俺袁崇煥願與大家一起和寧遠城共存亡!”
在袁崇煥的犧牲精神感召下,全城軍民深為感動,立即行動起來,身強立壯的登城防守;不能打仗的,參加後勤;連說書人也走出書房,巡守巷口,提防奸細。
寧遠全城軍民,眾志成城,嚴陣以待。
袁崇煥在給朝廷的報告中,表達了他和寧遠城軍民的戰鬥決心——誓死守衛寧遠城!
魏忠賢卻向皇帝說:
“袁崇煥驕傲自大,不接受高第的勸告,不聽從命令,連皇上賜給高第的尚方寶劍,也不放在眼裡,真是目空一切!”
朝廷上的一班大臣,也不相信寧遠城能守得住,又無法解救寧遠,在一籌莫展的情況下,只得靜觀寧遠失守。
身為經略的高第,擁兵山海關,卻在幸災樂禍地坐視寧遠危急而不救。
且說後金汗王努爾哈赤在出兵之前,曾單獨找李永芳,李小芳父子二人,佈置往寧遠城派遣諜報人員一事。
李小芳說:
“寧遠城的總兵滿桂,是蒙古人,與馬承林有過交往,俺只耽心馬承林不願意去。”
汗王問李小芳道:
“馬承林為什麼不願意去?”
李小芳只得說道:
“俺說了,請陛下不要生氣。”
努爾哈赤說:
“你說吧,朕不怪你。”
李小芳說:
“打下遼陽的時候,因為搬家的事情,二貝勒曾罵過馬承林,還打了他一耳光。後來馬承林很有意見。……”努爾哈赤哈哈大笑說:“這點小事還記著吶!幾年來,朕發現你們漢人很講究面子,自尊心相當強。這樣吧,你去勸勸他,這次他能完成任務,朕一定重賞他,並讓阿敏去給他負荊請罪!”
李小芳只得身負汗命,去找馬承林。
馬承林聽了說:
“就是馬上把俺殺了,俺也不會答應去的。他們不把俺當人看,俺也不再為他們賣命了。”
不管李小芳如何說,馬承林總是不答應去。李小芳只好讓步,請他給滿桂寫封信。開始也不願意,在李小芳勸說下,馬承林才寫了一封信,交給了李小芳。
李小芳臨走時,告訴馬承林說:
“俺說你病得臥床不起,才為俺寫了這封信,你可不要出門亂跑啊!否則,這欺君之罪,咱倆都擔當不起!”
努爾哈赤聽了李小芳的報告,只得派柯汝州與李小芳一起,去寧遠城找滿桂。
再說滿桂原是漠南蒙古族,由於貴族間的爭王鬥爭,互相殘殺,加上連年乾旱,弄得水草不生,無法生活下去。那時,有不少牧民逃荒到遼東一帶,滿枝一家也跟著大夥一道,來到遼東開荒種地,變牧為農,安家落戶了。
一天,滿桂扛著鋤頭進了院子,只聽上房裡傳來嗚嗚咽咽的哭聲。
他放下鋤頭,進了屋子。只見妹妹伏在母親懷裡哭成個淚人。父親蹲在牆角悶著頭吧卿著老葉子菸。
“怎麼了?”滿桂問了一聲。
這時候,眼裡流淚的母親說:
“黃大爺派人送話,說要娶你的妹妹,讓明天就送上山,要不就燒莊殺人!”
“狗日的,臭土匪怎麼配俺妹妹!”
滿桂氣得咚地一擂桌子。
“可咱們惹不起呀!”父親揚起頭說了一句。
滿桂咬著牙說:
“大不了一個死,俺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