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片片的河山送給金軍!
這麼差的戰績,錯在哪呢?錯在宋太祖杯酒釋兵權,錯在他的子孫墨守陳規,始終不肯走“尚武”之道!
宋軍打仗不行,搞叛亂卻很在行,被金軍打散了,一群群散兵遊勇就開始落草為寇,結夥盜搶,禍害百姓,有的乾脆,在軍官的帶領下,直接揭竿而起,造反了,不和金軍打,專打自己人!
你說可恨不可恨!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有句名言說得好,失敗是成功他母親。宋軍的敗仗,也算是交學費了,慢慢的,就培養出來一批傑出軍事將領!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二章 赴金(10)
嗯,啊,注意啦,大宋人民的戰鬥英雄、優秀的軍事家岳飛就是在這種環境下中成長起來的!
岳飛出生於農民家庭,家境貧寒,但卻志向遠大,從小刻苦讀書習武。十九歲參軍,由於善於足智多謀且作戰勇猛,屢立戰功,很快成為一名小頭領。
靖康之變發生時,岳飛正在劉浩手下當差,劉浩作為勤王之師,前往汴京解圍,與金軍在滑州相持。岳飛當時還只是一個小小的承信郎,一天,他率領手下百十來號人在結冰的河上演練。這個情況被金軍獲知,就派一路人馬前來偷襲。面對敵眾我寡的不利形勢,岳飛絲毫沒有退縮,而是沉著應對,他對士卒們說:敵人人數雖然很多,但是他們並不知道我們的虛實,我們應該趁他們立足未穩之時,先發制人,打他個措手不及。
話音剛落,他就跨上戰馬,手持一杆瀝泉槍,身先士卒,衝向敵人。
金軍領頭的將領,手拿一把大刀,張牙舞爪,很是沒把岳飛放在眼裡,大叫一聲,向岳飛殺來。
兩人一交手,說時遲那時快,岳飛長槍一挑,那金軍猛將慘叫一聲,落馬而亡。
岳飛真是好槍法!
擒賊先擒王,岳飛把金軍的將領殺死,金軍的陣腳頓時大亂,紛紛逃竄,大敗而走。
岳飛一戰成名,被封為秉義郎,跟隨老將宗澤,轉戰於開德、曹州,大小戰役打了很多場,立了不少戰功,很受宗澤賞識。
趙構應天稱帝后,岳飛不顧身份低微,越職給高宗上書,建議高宗揮師北伐,匡復中原。
結果這摺子還沒到高宗的手,就被黃潛善、汪伯彥等人給扣下了,以越職言事的罪名,把他撤職開除了。
受此挫折之後,岳飛報國之心並未泯滅,迅速調整情緒,投奔到河北招討使張所的帳下。
一切重新開始!
在張所的軍中,岳飛很快又嶄露頭腳,在與金軍交戰中,屢戰屢勝,令金人聞風喪膽
好了,關於岳飛後話還很多,讓我們把目光再投放到揚州,投放到高宗。
建炎三年(1128年)二月,粘罕聽說高宗在揚州,就立即命人火速攻打揚州,還想再來個斬首行動?
這一次恐怕不那麼容易吧,高宗聽說金軍打到揚州來了,都沒顧得上和大臣們商量,直接從臥房裡跑出來,上馬就是個跑,一直跑到鎮江。
鎮江安全嗎?不,還得跑。高宗又馬不停蹄的跑到健康。
在逃跑途中,高宗又想到了議和,急速命人帶著自己的求和書信去金營,更可氣的是,他在信中自稱康王,連自己是皇帝都敢不承認了。
窩囊到何等地步了!
但金軍並不買他的賬,直截了當的告訴,讓他投降!
有欽宗這個前車之鑑,高宗哪還敢投降啊,在御營都統制王淵的建議下,又跑到了杭州。
杭州美啊,風景秀麗,美女眾多,緊鄰大海,交通方便,說跑上船就跑,你金人騎馬厲害,但坐船未必就行,我跑到海上去,看你怎麼辦!
高宗跑著跑著,就琢磨出逃跑的門道來了。
可出乎高宗意料的是,金人還沒打到,他卻先在自己人身上栽了個跟頭。
這話還應該從高宗在揚州的時候說起,當時高宗身邊以內侍省押班康履為首的宦官們,飛揚跋扈,驕蠻專橫,胡作非為,把朝政搞得很壞,引起諸將和士大夫們的強烈不滿。更讓大家氣憤的是,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宦官們,一邊幹壞事,一邊卻屢受封賞,不斷加官,高居奮勇殺敵的將領之上。
很顯然,高宗這一碗水沒有端平。
第二章 赴金(11)
高宗到達杭州後,王淵與康履勾結,沆瀣一氣,很快就在康履的舉薦下,升任同籤書樞密院事。
康履的專權,王淵的升官,引起了扈從統制苗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