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第4/4 頁)
才能多芶延殘喘幾天。
若非在開戰之初,東瀛人便驕狂萬分地宣佈不接受投降,也不需要俘虜的死命令,估計這兩座 鄰的定居點一早就打出白旗投降了。
在這個誰的拳頭大,誰就有道理的蠻荒時代,生活在遠東地區的北極熊混得很悽慘,簡直成了任人蹂躪的魚腦。其中的原因很簡單,北極熊在西伯利亞以東地區的總人口太少,因此戰後的倖存者數量也就少得可恰了。早在大洪水結束後的前期,近鄰華夏的東北三強彼此掐得正起勁,沒功夫理會濱海地區這塊荒蕪之地時,北極熊倖存者的小日子過得還算舒坦。可是隨著洪流公司和護礦隊、桃花源三方簽署了停戰協議,終於騰出手來擴張的桃花源便開始了對東方濱海地區的輪軍事行動。
彼時,吳啥率領著桃花源的倖存者們搗毀了海參葳附近的北極熊定居點,當這個震撼人心的訊息傳播開來,威懾力甚至迫使臨近地區的另外一座北極熊定居點內的倖存者,選擇了主動放棄家園向北遷移避禍。
桃花源建立在海邊的那座補給站。更是成為了北極熊倖存者們的夢魘。當桃花源巡邏隊依託補給站的支援,開始長期掃蕩周邊地區,這種攻勢行動極大壓縮了北極熊倖存者在興凱湖以南地區的生存空間。待得稍晚一些時間,渡海西來的東瀛人見一時半會拱不動桃花源建立在海岸附跡的補給站,拔刀隊也被吳膛打得士氣低落,只得轉頭向北侵佔烏蘇里江以東地區,繼而與生活在這一區域的北極熊生激烈衝突。
雖然北極熊這個民族一貫是以堅忍和吃苦耐勞著稱,奈何面對著一次又一次的嚴重打擊,在己方有生力妾不斷消耗的惡劣情況下,他們也快要支援不住了。
如今,北極熊的倖存者們不得已退縮到這兩座相鄰的定居點憑藉著少量的重武器據險防守,仍然是隻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不必諱言,當下的形勢展對於只剩下不到兩千人的老毛子來說,已然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即使用危如累卵這句成語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