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頁)
應承了兩聲就把這個不愉快的話題揭過了。不算完美地擺平了此次突事件,吳晗面帶著微笑,搓著手說道:
“行了,大家都跟在我後面走,千萬別掉隊,出了。”
老馬識途的吳晗走在最前頭,一面大聲招呼著其他人跟上,同時點亮手中的警用強光手電引路。
周晨、孫萌和老和尚等人揣著一顆忐忑不安地心,跟在他後面一同步入眼前規模宏大的地下空間。卜一進入掩蔽所,率先映入眼簾中的,便是正對著大門的混凝土牆上一行“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紅色字跡,將這座建築建造時代的濃郁文化氛圍突顯出來。在景區地下的錯綜複雜的隧道體系中,那個特定時期的文化遺蹟頗為常見,倖存們早已是見怪不怪了,大家只是在進門時瞧了一眼,隨即都將注意力移開了。
在行進途中,走在前頭的吳晗介紹說道:
“大家注意看,進門以後正對著咱們的是警衛室,後面的是醫務室和休息室。靠左手邊走廊是通到物資倉庫和軍械庫的,右邊這條走廊通往生活區,中間最寬的這條是到指揮所和通訊室的,咱們還是先看看生活區吧?”
倖存們對掩蔽所的內部狀況是兩眼一抹黑,吳晗說什麼,大夥就聽什麼,這個建議順利獲得透過。剛啟動的水輪機,名副其實地年久失修,電力尚不足以同時滿足掩蔽所的所有系統使用。或許正是因為電力不足的緣故,那些安置在走廊頂部的白熾燈,如今是個個光芒昏黃暗淡,跟螢火蟲屁股似的有氣無力。更有甚活像風中殘燭行將熄滅一般,搞得周遭四周的景物格外朦朧,為這裡平添了幾分恐怖片的緊張氣氛。
“別害怕,牆上有熒光指示標誌,按著標誌走就不會迷路。”
瞧出眾人的情緒緊張,吳晗抽空安撫了一下,順便指點著牆上的路牌等標幟物。在這座年代久遠的核掩蔽所裡,出人意料地設定有明晰的內部結構索引圖和相關引導標識,而且相當的人性化。相信在正常情況下,只要不是瞎子,就不至於在這座如迷宮般龐大的地下建築裡迷路。只是周圍的照明條件不佳,倖存們不敢亂走唯恐會掉隊,吳晗的開解實在收效不
第七十五章 狡兔三窟(3)
長時間封閉的地下掩蔽所,水泥地面蒙著一層稀薄的塵埃,當倖存們踩上去就會留下清晰的腳印,除此之外看不到任何雜物。估計駐守此地的部隊當接到撤防命令時,仍然盡職盡責地對整個掩蔽所進行了細緻清掃,如若不然,這裡不會保持得如此整潔。桃花源的倖存們跟在吳晗後面一路朝前走,當行進了幾分之後,來到了走廊盡頭。在前方出現了一扇閃耀著金屬光澤的大門,倖存們停下了腳步看著吳晗,等待他給出一個解釋。
“哎喲,你們都看著我幹嗎?我臉上也沒長花,這門就根本沒上鎖。”
說罷,吳晗邁步上前伸手一推,果然大門應聲朝著旁邊滑開了。老實說,倖存們是被掩蔽所裡的壓抑氣氛給唬住了,事實上除了倉庫和軍械庫之外,其他房間全都是完全敞開式的,連上鎖的地方都沒留下。要知道,所謂的保護個人之類的說法,在修建這座建築的時候,尚屬要被深刻揭批的小資範疇,建築設計當然不會刻意太注意這個問題,確實有需要的話,掛個布簾就解決了。
隨著水輪電機在間隔二十多年後的次啟動,掩蔽所的空氣淨化系統隨即開始恢復運作。只可惜接通電力的時間太短,這套系統還沒來得及將室內空氣質量恢復到理想水平。
當吳晗開啟了大門,出現的景象不免有些令人失望。由於長期缺乏管理和必要的維護措施,本應隨時歡迎躲避核戰爭入住的生活區裡滿是狼藉。黴菌和真菌是無孔不入的殺手,即便作為能夠抵禦核武器襲擊的核掩蔽所,照樣不能防止這些看似渺小的黴菌為害。鋪在床上的白色純棉床單,不知何時便已長滿了五彩斑駁的黴菌,乍看上去倒像是一條洗串了色的舊毛毯,而且還是長毛的。
“真可惜,好多東西都黴了。”
女士們瞪大了一雙雙好奇的眼睛,在生活區裡來回遛達巡視著,時不時地出幾聲感嘆。老和尚了空似乎是生出了睹物思人之感,他的思緒又回到了那個充滿了動亂紛爭和激情洋溢的年代,獨自一人去到角落默默地誦經,也許是在為那些已不在人世的故人們祈求冥福吧!
吳晗不太情願打擾老和尚,再幹活這些瑣事要勞動一個年過八旬的老人,有些於心不忍,他接著幾位女士的話頭說道:
“沒辦法,廢棄快三十年了,保持這個樣子算不錯了。來,大家一塊動手,好好收拾一下,再把那些不能再用的東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