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4/4 頁)
在吳膛看來,目下這種被倖存者團體廣泛接受的,確有點不倫不類的封建制度,符合了時代潮流。理由很簡單,封建制度就像個大筐,不管是什麼亂七八糟的都能往裡裝,簡直是比垃圾箱還好用的神器。
不久前。洪流公司宣佈改組後,孟神機自封的爵個是長春公爵,因而司徒博一方談判的基調是遵照著減封臣兩等的潁矩。抱定了志在必得的想法。以司徒博為的一夥人在這場唇槍舌劍的談判中顯得咄咄逼人。饒是在如此不利的局面,孟神機也能保持得相當不錯,他不是個好相與的角色,閃展騰挪諸般手段使出來,起碼在場面上不落下風。談判了幾輪後,司徒博一夥略遜一籌。沒能如願從孟神機手裡爭取到伯爵頭銜,只能接受了子爵的爵位。
在這個蠻荒時代,什麼爵位都只是個名義。不具有實際的意義,不過對司徒博而言,若是能爭到伯爵,好歹能出一口怨氣,只可惜沒能成功。已經被司徒博一派佔據的那片地區,在這次談判中順理成章地被當作封邑劃歸在了他的名下。
這片被洪門原教旨主義派所佔領的土地,面積雖不大,卻是臨近著松花江的肥沃平原,適宜農耕和灌溉。在附近沒什麼強悍的怪獸出沒,今後維持自給自足的生活不成問題。那些需要從外部輸入的生活必需品,諸如燃料、食鹽和藥品等等,作為談判中間人的吳膛則大包大攬地一口應承下來。經過前幾年的積累和磨合,白山伯國的生產能力業已出了滿足自身消費的限度,過剩產能需要尋找新市場。司徒博一班人的貿易要求,吳膛是求之不得。
於是,參照著桃花源跟護礦隊進行易貨貿易的先例,雙方商定以年度為結算單位,賬目每年結清一次,多退少補。
當吳膛以儘可能快捷利落的手段安撫了處於騷動中的洪流公司,桃花源倖存者們總算能鬆一口氣了。幸虧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素有雄心大志的王正帶著護礦隊的半數主力在烏蘇里江以東地區,與叫囂復仇的東瀛人戰得七葷八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