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星期二到上海,立即排隊登記住旅館,星期三辦公事,星期四又要排隊購船票,星期五上輪船,星期六才能回到溫州。一個星期的時間,真正工作只有一天或半天。時間倒還好,還有那種屈辱感,排隊買船票已經提到過,住旅館也是很令人氣憤不平的。規定溫州人只能住“國光旅館”、“安東旅館”等幾個在當時來說也是最低等的旅館,這幾個旅館都在九江路、漢口路、福州路一帶。這些旅館所有房間的電燈開關都在門外,一如我在《古怪的甌語》那章中所說的,在上海人的眼中溫州人就是會幹壞事的,這樣可以隨時開燈檢查。
福州路如今是文化街,書店、文具店、電腦軟體店林立,解放前卻叫四馬路。提起四馬路,許多年紀大的人都聽說過,那就是“四馬路的野雞”。所謂“野雞”就是下等妓女,四馬路上的“流螢”。男人過來了,只要你東張西望,她們就將你拖進了旁邊弄堂裡的小堂子,即使你不東張西望,你的帽子也會被她們搶走,你的拎包也會被她們奪走,你想要回帽子、拎包,你就被她們拉進了那些黑黑的小堂子。而給我們溫州人住的小旅館據說就是過去的這種小堂子,房間都是小小的,一排排有如鴿子籠,樓梯走一步搖三搖,就這樣的旅館還要排長隊。更不舒服的是上海人聽說你是溫州人所射過來的異樣的目光,不屑,看不起,可憐,可恨的成分都有。我的上海話就是那時候下決心學會的,以便來往上海少些麻煩。譬如排隊托執行李,人家要檢查,我一翻白眼:“儂到底要哪能檢查?”便過去了,人家以為我是上海人。後來轉到文化部門,有了記者證,又能說上海話,就非常方便了。有時想想這樣做有點下作,不地道,但也是無可奈何的事,誰讓我是溫州人?
有個例子非常典型:一位溫州籍的畫家,浙江美術學院畢業之後分配到上海電影製片廠搞美工,是個很有名氣的美工師。他在上影工作了二十多年都沒說自己是溫州人。熟人對他的最高評價不過是,你不像溫州人,“像阿拉上海人。”
溫州人的尷尬可想而知。
又愛又恨上海人
上海人看不起溫州人,溫州人對上海人也不服氣,認為上海人太勢利眼,貪富欺貧;上海人太小心眼,戰戰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什麼“阿拉上海人”,上海男人個個“老孃客相”(娘娘腔),天天讓老婆支使著去刷馬桶;上海的女人個個忸怩作態,嗲得讓人起雞皮疙瘩;上海人不要臉,站在外灘當眾親嘴……總之將上海人講得一無是處以出出那口悶氣。說實話,去上海外灘看“情人牆”的“鄉下赤佬”中,不少是溫州人呢。
還有,現在似乎大家都認為北京人能說,而上海人是講話比較簡潔的。但在溫州人看來,上海人也是嘴皮上的功夫。那時溫州人騎腳踏車撞在一起,合就互相看一眼走人,不合就動手打架,打完了不管輸贏也馬上走人。上海人會鎖好腳踏車,然後相互講大道理,旁邊圍了大幫子人在瞎起轟。碰這種情況溫州人會呶呶嘴不屑地說:“上海人又上禮拜堂。”溫州人稱上教堂聽牧師傳道叫“講道理”。有時還會故意上去跟著起鬨:“打一架見輸贏,有什麼道理可說的!”
記得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我還在編《文學青年》雜誌的時候,編輯部有人看到上海《新民晚報》上的一則訊息:一位女士將一個金戒指掉到路邊的陰溝裡,那陰溝的水很髒,根本看不清,那女的一手捂鼻子,一手在髒水中摸索,終究未能找到戒指,只好忍痛割愛,徑自走了。一邊看熱鬧的人一哄而上,個個欲伸手去摸。有人便提議,大家按先後順序,每人抓三下,誰抓中戒指歸誰,抓不中走人,或排隊到最後,輪到的時候再抓,於是路邊排起了長隊。編輯部的同仁們議論紛紛,大家的態度都感到有點不屑,“這就是上海人!”我當時也是這個意思,不要就走人,要的話可以幹一架,誰有實力誰有“開採權”。一個摸三下,真是小兒科。其實這點正是上海人比溫州人先進的地方,上海人有了平等概念,用機會均等的方法處理和解決問題,只有如此才能維持正常的社會秩序。
溫州人那時對上海真是又愛又恨,愛是因為離不開,恨是因為被看不起,低人一等,只能以阿Q心態對待這位大哥。
上海人對溫州人雖然有點看不起,卻也很難離開。上海人文化高,素質高,開化也早,七十年代就知道多吃植物油對身體有益,但在那個物資匱乏,一切都要票證的年代,哪來的植物油?溫州就有,只要多付點錢,自由市場上比比皆是。上海人喜歡吃蝦皮、魚鯗之類的海鮮貨,溫州盛產海鮮,小菜場裡到處可以買到,價格還隨行就市,貨色多時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