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頁)
尋常,後來此地被徵用,使得他擁有東京鬧市一幢大廈的整整一層樓面。
當然還有經濟上的回報。王鑄育他們兄妹三人以及大姐姐的兒子均相繼去了臺灣和日本。但是他們並未去繼承父親或外公的產業,也如何紀椿先生一樣靠自己打拼。哥哥王鑄軍,牛津大學醫學院畢業以後曾任牛津醫學院面板科研究室主任,後被臺灣榮民總醫院聘為面板科主任,榮民總醫院應當說是臺灣最好的醫院。姐姐王鑄迪是臺北市立醫院婦產科醫師,王鑄育本人在日本東京開診所,以針灸為主。
王文通先生買地一事看似天上掉餡餅,其實也是思維方式問題,王先生抓住了一個機遇。何朝育先生也有類似的一件事。他為辦尼龍廠,在臺灣買了一塊很大的地皮,後來高速公路從他的地上過,土地增值不少。前年,旅居荷蘭的華僑楊建民先生與其姐姐楊少雲來我公司收購我們開發的兩處房產未出售的所有地下車位,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親友們大都反對,說他們是傻瓜。但他們還是堅持做了這筆一千餘萬元的生意。事隔一年,車位升值不少,他們穩穩地賺了一筆。這也是眼光問題,不是守株待兔。
前面提到的林先生也是一樣,如果他自己沒有經營頭腦,在競爭非常激烈的日本,也早已被淘汰,輪不到繼子林葉通先生繼承產業。就在我寫這本書時聽到訊息,林葉通先生現任日本長野縣華僑總會會長。國外華僑社團的負責人是民主選舉的,而且只有兩個條件:一是有經濟實力,二是熱心社團工作。能擔任這個會長說明林葉通先生繼承父業之後仍舊經營得很好,沒有被激烈的競爭所淹沒。
1987年2月,加彭共和國外交部長讓·平隨總統邦戈訪華時,抽空來溫州“尋根”,對於徐恭德來說也無異於天上掉下一個餡餅,因為讓·平(程讓平)是他舅舅。這位非洲最富有的國家之一的外交部長不僅來看他這個外甥,還鼓勵他去加彭髮展。徐恭德先生立即抓住了這個機遇,當年便收起了自己在溫州的事業,飄洋過海來到了加彭共和國這塊陌生的土地上。徐恭德並沒有讓當外長的舅舅給按排什麼工作,或接管舅舅的什麼公司,而是老老實實到一家雜貨店打工,邊學如何在非洲立足做生意,邊學加彭的官方語言——法語。很快地,當他擁有自己的第一家小雜貨店時,他的法語也已經能應付生活和貿易的需要了。由於經營得法,他的生意日益紅火。有溫州親友隨後到加彭髮展,他將自己的這間雜貨鋪轉讓給了親友,自己則另起爐灶,再開一家商店。如此成熟一家轉讓一家,數年之間他組建起了一個擁有十幾個連鎖店的商業集團。他的生意也由單一的零售轉向批發,並開始拓展進口業務,包括一般雜貨、大米、冷凍食品等等。隨著經營跨出國界,亞、歐、美各大洲的客戶逐年增加,他的公司門庭若市。
具備了雄厚的經濟實力,又有廣泛的社會關係,徐恭德開始經營非洲木材的大宗出口貿易,特別是用材量最大的樹種——實古梅的出口業務。由於他信守合同,保證質量,贏得了良好的商譽,各大洲木材商家紛紛來加彭向他訂貨。而徐恭德的經營管理方法也早已超越了初始階段的家庭作坊式的模式,躍升到現代企業管理的高階階段。他聘用了法國經理,從崗位定製到責權利定位,從決策、管理、經營的科學化到用人選才的現代化、知識化,都為他的企業集團帶來了蓬勃的生機。十幾年過去了,他不僅成了商界鉅子,成了加彭華僑領袖,也成了社會活動家。1999年11月,世界市長大會在加彭共和國首都利伯維爾召開,徐恭德與他的舅舅讓·平部長一同前往迎接市長們,並舉行宴會歡迎他們。
從徐恭德開始,現在加彭共和國有了一個溫州老闆的群體,有的在做他開創的連鎖雜貨店,也有的自己做貿易。也就是說,徐恭德先生將自己接到的餡餅分發給了眾多的溫州人,而這些溫州人也抓住了這個機遇。這個例子非常典型,溫州人在一個國家或地方的發展,極少是單槍匹馬的,都是這樣親帶親、戚帶戚的,逐漸發展成為具有實力的老闆群體。
俗話說:“師父領進們,修行靠自身。”這些國外的溫州老闆,都在被引進“佛門”之後,靠自身的修煉而成“正果”。
“膽大包天”與“膽大包地”
海外的溫州老闆白手起家,海內的溫州老闆更須白手起家。因為在海外你還有可能繼承先輩的產業,在海內,你先輩的產業在各個運動之中,特別是社會主義改造高潮之中損失殆盡了。而且,海外溫州老闆的發家大都有跡可循,方式大同小異,從白手起家發展到具一定規模,非十數年或數十年不可。海內的溫州老闆發家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