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頁)
我家,就住在著名的諸葛武侯祠和漢畫館之間的博物館的院子裡,因為我媽媽就在坐落於那個旅遊區大院子裡的博物館工作。
我雖然懷疑那塊躬耕地的真實性,但是,還是受了這種文化的影響,所以,從小就是個“三國迷”。三國故地,如今或許就只有文化的象徵的意義了。
很多東西,追求真實其實就是自討苦吃。
黃色的小搖籃48
我家的屋子很小,只有一間。
連著後牆建了一間簡易的廚房。這房子並不是我們的家產,而是我媽媽單位分給我們住的。
那個時候,誰家能夠擁有私房呢?!
我媽說,要來這樣一間簡陋的小房子也十分不易。如果我們家早一些分到房子,那麼,或許她就會選擇早一點生孩子。
說了這些話媽媽又笑了起來,她說:“不過,早一些生孩子,那個孩子還會是你嗎?”
我也過了很長時間之後才理解了媽媽的這句話,人生,也許就像生命的到來一樣不可選擇。那麼,生活是天定的嗎?!
不管怎麼奇怪,由此我立刻想起了我們老家的房子,是磚瓦土木結構的,非常的簡陋。睡在床上你甚至可以透過瓦的空隙看見星星。
老鼠總是很多……
老鼠們晚上輪流在我家床頭的書架子上面站崗。
一有動靜,就尖叫著報信。
我家床的三面牆壁,用三個大書架子擋得嚴嚴實實,所以到我家你只能看見書,絕對看不見牆壁。
房子實在是太破舊了,房頂不時地往下掉土,幸而不漏水。門的木頭已經腐朽,你使勁撞上一腳,準會粉碎。
由於空間太小,我的爸爸不得不自己製造了一張手術檯一樣的書桌放在床前,一箇舊箱子,四面開啟木板,側立在書桌前,竟然成了一個很好的茶几和餐桌。
乳白色的書桌,淺綠色的茶几,唯一的窗子下面放了一個簡易的淺棕色沙發,房頂上掉了一長串塑膠葡萄藤蔓做裝飾。
書櫃上面有一盆長長的吊蘭一直垂到地面。
整個屋子竟然也生機勃勃,甚至還有些新鮮別緻,書香之氣和“現代派”傢俬的味道混合起來……
黃色的小搖籃49
我家所在的南陽博物館就在城鄉結合部。
很大的一塊地被圈起來。裡面有山有水,有鮮花、有草地……當然,俺們家鄉不是黃土高原,所以“破舊的窯洞”就擴音了,只是多了幾間“破舊的瓦房”。
到了冬天,就有黃鼠狼甚至是紅狐狸在牆頭上盪來盪去。頗有些荒涼神秘的味道。這個大園子因為中間的諸葛武侯祠而遠近聞名。
院牆外面,是遼闊的麥田……
後來當我知道,美國的一個孩子想要一生做一個“麥田守望者”的時候,我的家鄉已經失去了這種遼闊的麥田。
啊,麥田,高高的麥秸垛,金晃晃的太陽……永遠都討人嫌卻永遠都在唱著歌的小麻雀……這種褐色的、飛起來一大片的、熱熱鬧鬧的可愛傢伙!
小時候,麻雀是我最常見的鳥,它們群居著,非常快樂的一家,這使我常常一邊觀察一邊設想:在這群快樂的傢伙之中,一定有一隻引領著它們透過生命中所有的、不可知的未來的頭鳥。
呵呵。
村莊,因為開發經濟賣掉了幾乎所有的鄰近城市的麥田。
又因為做旅遊生意的緣故,這一帶村民非常富足。
四周密密麻麻的樓房幾乎蓋滿了整座村子,並且一直向外面延伸。
外來建房子的人也不少,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因為房子是越來越多的緣故,村莊不斷地向周圍擴充套件著,侵吞著四邊的土地,公路和旅館也不斷修建起來,一派城鄉接合部的作派。
城裡頭已經很少有我家這樣古老破舊的房子了……
可是在這間設在武侯祠院子裡的博物館裡,除了那唯一的一個火柴盒子一樣的水泥結構還裂開了幾個大口子的二層建築漢畫館之外,就剩下這種房子能住人了。
辦公室的房子是原來祠堂裡的古建築,當然是結實美麗了很多。門口是竹園,茂密和名貴的竹子挺拔誘人,秀色可餐哦!
很多的景色都記不清了。
模模糊糊記得院子後面有一座假山,怪石林立。旁邊是觀星臺,觀星臺下面有很多古代的石碑,龍飛鳳舞的書法雕刻在上面。
哎,有人說人類的記憶實在不夠精確,就連昨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