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這樣叫
威廉?莎士比亞在他的名為《冬天》的詩中第一次使用了“嘟——崴特,嘟——呼”這個短語,《冬天》這首詩來自《冬天的傳說》這本書。這首詩中描述了每天晚上目不轉睛的貓頭鷹都歌唱:
嘟——呼,
嘟——崴特,嘟——呼:一種歡快的音符,
直到油腔滑調的瓊弄翻這個罐。
其實,從來沒有任何一隻貓頭鷹會發出“嘟——崴特,嘟——呼”的叫聲。
穀倉貓頭鷹發出的是尖叫聲,短耳貓頭鷹很多時候是不出聲的,長耳貓頭鷹發出一種拉長、音節短促的“歐歐歐”叫聲。
灰林鴿發出的叫聲與“嘟——崴特,嘟——呼”最相似。雌雄灰林鴿都會叫。
雄灰林鴿(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褐色貓頭鷹)發出一種“hooohoohooo”的尖叫聲,而雌灰林鴿則用一種嘶啞的“kewwick”來回應。
飛蛾為何會“撲燈”?
誤把燈當作光源座標
除了偶爾出現的森林火災外,在歷史的長河中,人造光源出現的時間相對很短,飛蛾與太陽和月亮之間相處的年代遠遠長於人造光源與飛蛾之間相處的年代。很多昆蟲就是利用太陽和月亮的光源來日夜飛行的。
因為月球和太陽之間相距很遠,它們發出的光都可以投射到昆蟲眼睛的同一地方,這些昆蟲已經進化到可以分辨白天或者夜晚的不同時間裡進入眼睛的光,使它們能夠計算出如何沿著一條直線飛行。
當一個人提著手提式微型的人造“太陽”和“月亮”裝置時,有一隻飛蛾飛過他所在的地方,微型“太陽”和“月亮”發出的光線就會使這隻昆蟲變糊塗。因為這時飛蛾相對於固定的、真正的太陽或者月亮的位置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這使這隻小昆蟲不知道應該如何沿著一條彎曲的小路前進。
然後,飛蛾就會調整它的飛行路線,直到它再次將外來的人造光線當作固定的光源。這個光源與飛蛾的距離是如此近,對於一個靠近它飛行的飛蛾,可能採用的唯一方式就是圍繞著這個光源不停地進行迴圈飛行。
“百足之蟲”蜈蚣有100只腳嗎?
未發現正好有100只腳的蜈蚣
蜈蚣一詞在拉丁語中是“100只腳”的意思,儘管對蜈蚣進行了100多年的大量研究,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人發現它正好有100只腳。
有些蜈蚣的腳多一些,有些蜈蚣的腳少一些。在1999年,人們發現有一種蜈蚣的腳的數目最接近100只。它有96只腳,而且它是蜈蚣當中唯一的、已知的、有偶數雙腳的品種:48對腳。
所有其他蜈蚣雙腳的數目都是奇數,從15對到191對。
兩趾樹懶只有2個爪子嗎?
兩趾樹懶有6個或者8個爪子
大家都知道只有分類學家對於樹懶中的一個問題提出質疑,他們認為應該將“兩趾樹懶”稱為“兩指樹懶”。因為,無論是兩趾樹懶還是三趾樹懶,它們的每隻腳上都有3個“腳趾”。兩趾樹懶和三趾樹懶的不同之處是在於它們“手指”的數目:兩趾樹懶的每隻“手”上有2個“手指”,而三趾樹懶的“手”上有3個“手指”。
儘管兩趾樹懶和三趾樹懶有很多類似的地方,但它們並非完全相同。兩趾樹懶爬得稍快一點。三趾樹懶的頸部有9根椎骨,兩趾樹懶是6根。
兩趾樹懶是很兇猛的,人們普遍喜愛三趾樹懶。三趾樹懶可以透過鼻孔發出尖銳的口哨聲。兩趾樹懶如果受到打擾的話,將會發出嘶嘶聲。
一般來說,樹懶是世界上行走最慢的動物。它們最快的爬行速度只略超過每小時千米,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它們爬行速度不超過每分鐘2米。
樹懶每天要睡14—19個小時,並且整天懸掛在樹上,它們在樹上吃飯、睡覺、交配、生育和死亡。有些樹懶移動得如此緩慢,以至於有兩種藻類可以在它們身上生根,使樹懶呈現綠色,這也起到了有效的偽裝作用。也有幾種蛾和甲蟲在樹懶毛上安家。
樹懶的新陳代謝也是十分緩慢的。樹懶要花費一個多月的時間去消化吃進去的食物,它們每週只撒一次尿和排洩糞便。樹懶在它們居住的樹下做這件事情,那些令人作嘔的堆積物存放地被浪漫地稱為“約會地”。
樹懶像爬行動物一樣調節體溫——在陽光下曬太陽使體溫升高,爬到陰影中讓體溫降低。
這樣,就降低了樹懶體內總的消化率和睡覺時的消化率。在雨季期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