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頁)
大學畢業生,他們當中有劉千剛、黨伯印、肖金光、薛鴻陸、江瑜(女)、沈慶誠(女)、張世英、王磊夫、唐後啟、閆相朝、艾銳等人。
任新民多次到上海搞裝置儀器,調進一批有經驗的技工。每次到上海,他都住在曾石虞那兒。曾夫子的老伴在南京大學任教,他一個人住在上海,正盼有個說話的朋友來,任新民一來,曾夫子必定高興得合不攏嘴。
1950年春天,研究室的八個課題同時鋪開。例如:任新民、鍾以文負責的“用火箭發動機來推動魚雷”,沈正功、周祖同負責的“炸藥船爆破敵海防工事”,馬明德負責的“慣性動力魚雷”,趙子立、金家駿、許哨子等負責的“102火箭彈爆炸原因研究”等,全室科研工作紅紅火火。張震參謀長經常來研究室裡看看,一高興還要請專家們吃一頓。
5 風雨人生 張述祖喜迎上海解放(7)
研究室最成功的兩次試驗專案是在長江下關草鞋峽做的,即無線電操縱的炸藥船爆破敵工事試驗和無人駕駛坦克衝灘爆破敵工事試驗。
秋水蒼茫,群山寂靜。試驗總指揮、華東軍區司令部作戰處處長石一宸冷靜地釋出口令,軍區軍以上幹部站在參觀點的高坡上瞪大眼睛注視著江面那隻靜止的小艇。不遠處張述祖帶領研究人員已做好一切準備。石一宸喊道:“開始!”周祖同一按手中的操縱盤按鍵,只見小艇突然啟動,似脫韁烈馬衝向預定的“敵工事”,“轟”地一聲巨響,滿載炸藥的小艇把“敵工事”摧毀殆盡。參觀試驗的幹部們大聲叫好,石一宸握著張述祖、任新民、周祖同、沈正功等人的手錶示祝賀:“太好了!這個火箭船真管用!謝謝你們了!”
兩次試驗成功,讓軍區首長們十分高興,陳士榘在電話裡對張震興奮地喊道:“趕快設宴擺酒!”
主持科研工作的張述祖和胡翔九合作得很好。建國初期的政治運動一個接一個,對張述祖這些從舊社會過來的老知識分子來說,無疑難以適應,胡翔九理解這一點,他注意從政治上關心和幫助老知識分子,對張述祖的工作一直給予支援。1950年8月,華東軍區派張述祖進京參加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張述祖聆聽了朱德總司令和吳玉章的報告。回到南京,他心情激動地向軍區領導彙報自己思想覺悟的提高,這一時期,是張述祖心情最為愉快的一段時光。
朝鮮戰爭爆發後,軍事科學研究室的工作更加繁忙了。不久,上級下達了一項十萬火急的任務。中國從蘇聯購買的“喀秋莎”火箭炮運抵後,試射時發現啞炮現象,而前線急等著火箭炮上陣殺敵,遲誤一天就意味著我們的戰士多流血。中央軍委知道華東軍區有一批兵工專家,便急電粟裕,要求組織專家火速解決這個技術問題。
張述祖帶領同事和助手們,只用了一週多的時間,就找到故障的原因在於引信裝置有毛病,同時提出簡單易行的解決方案,重新試射後,“喀秋莎”火箭炮的巨響震撼著大地。
粟裕將軍聞訊後以手撫額,高興地說:“多虧我們的專家們,這一下我們志願軍在前線有了‘殺手鐧’了。”
客觀地說,在建國初期,張述祖和他的同事們政治熱情再高,工作勁頭再大,也無力克服由於經費缺乏,裝置簡陋,人員不足的種種困難。不難理解,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軍事科學研究室取得的一些階段性成果還無法在短時間內變成裝備部隊的實用成果。
在時光不可逆轉地流淌過半個多世紀的今天,人們已無法尋找到關於當年南京這些故事的史料。一小群從海外回來的知識分子在玄武湖畔鑽研火箭發動機原理,在中華門外的金陵兵工廠裡自己動手裝配火箭發動機,今天來看,他們的工作或許相當簡單和粗糙。但是,歷史不應該忘記他們,張述祖、任新民、馬明德、周祖同等20餘位專家是新中國軍事高科技事業的開拓者,特別是固體火箭工程的開路先鋒,在中國航天科技的發展歷程中,南京的華東軍區司令部軍事科學研究室是鮮為人知的點燃聖火的地方。
在建國初期,在中國科技人才寥若晨星的時候,這個小小的、不起眼的研究室就像一隻純金的聚寶盆,為新中國儲備和培養了一批可貴的軍事科技人才。當中央軍委決定成立軍事工程學院而要成建制地調走這個研究室的時候,一貫愛護知識分子的陳毅毫不猶豫地把這隻聚寶盆雙手捧給了他的老戰友陳賡。
1952年8月中旬,研究室的“三反五反”運動終於告一段落。奉軍委調令,胡翔九和張述祖帶領任新民、馬明德等第一批專家北上,當駛向浦口的渡輪汽笛長鳴時,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