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1/4 頁)
主要是從地方高中畢業生中招生。另外,軍工每年的畢業生人數亦應有個長遠規劃,這樣才好把招生工作納入正常軌道。
15 唐鐸歸國 哈軍工盼來蘇聯首批顧問(5)
5月15日,彭德懷親自向軍委主席毛澤東呈送一份報告,報告中說:“軍事工程學院去年秋招生一期學員982名,該院要求今年再抽調1200名……要辦好這樣大的工程學院,確實困難很多,在我國曆史上尚系創舉。學校需要的各種器械裝備極多,能夠擔任教授的人才有限,以及目前我國財力情況等等,都無充分保證。故在軍委例會上經過研究,需將該院提出的每年收生數字適當減少。會後又經張宗遜同志約集有關部門具體討論,估計在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後,全軍最低需要3200名工程技術人員。因此擬確定該校每年畢業800名學員。……該校只需把現有編班由15人擴大至20人,不需再增加裝置,即可完成。是否可行,請核示。”
這份彭德懷簽名的報告除送毛澤東外,又多列印六份,分送聶榮臻、張宗遜、陳賡、總政治部、總幹部部和軍委辦公室。
毛澤東當天就看到了這份報告,迅即做了批示:
“彭德懷同志:同意這個計劃,即每年以畢業八百人為限度。
毛澤東
五月十五日”
這是毛澤東對哈軍工的第一個正式書面批示,其速度之快,充分說明毛澤東對這所籌辦中的大學給予極大的關注。在“五一”節慶祝活動中,毛澤東在中南海接見了哈軍工觀禮代表團全體成員,陳賡向毛澤東一一介紹成員的姓名和職務,毛澤東握住周明【溪鳥】的手說:“你們都是軍工的開國元勳啊!”
毛澤東聽過陳賡的簡短彙報後,邊點頭邊說:“陳賡同志,要把軍工建設好喲,讓她成為中國的第二個黃埔軍校。”
毛澤東心中牽掛著遠在哈爾濱的軍工學院,他相信他選擇的陳賡必不會辜負自己的重託。
話分兩頭,在毛澤東批示彭德懷的報告之前,剛從北京回到哈爾濱的陳賡為一期學員的測驗成績犯了愁:將有200人左右因成績不理想而難以進入本科學習,一下子冒出個“大窟窿”,可怎麼補呢?他突然想到“留蘇預備生”,這是當時國家選拔出來的最優秀的青年知識分子群體,是新中國視為寶貝的人才,陳賡有辦法了。
5月12日上午,陳賡端坐在辦公桌前,窗外一片新綠,空氣清新涼爽,他做了一個深呼吸,靜下心來,揮筆作書,瀟灑酣暢的鋼筆字躍然紙上:
“周總理:
根據同顧問商量,軍事工程學院每期應有八百人畢業始能勉強適應部隊需要,現軍事工程學院有學員九百人,但其中二百人需要補習文化,明年才能升學。現在必須設法湊足八百人,但馬上從其他地方抽調非常困難,提議從留蘇學生中(因條件稍差不能赴蘇的)挑選百餘人給我們,是否可行,請批示。
此致
敬禮!
陳賡
五月十二日”
5月25日,周恩來在陳賡的報告上批示道:
“原則同意,請安部長辦,但其政治條件必須較好。”
秘書李琦立即拿著周恩來的批示去找安子文,具體落實陳賡的調人要求。
留蘇預備生轉入軍工學習之後,不僅提高了學員的整體素質,也使一、二期學員面上有光:“上軍工和出國留學是一個水平嘛!”
第二期招生的六個工作組迅速奔赴全國各地。半年前,全軍有高等學歷的年輕幹部像被梳子梳過似的大多被哈軍工招走了,這第二次選拔已所餘不多,雖然各單位仍願把自己最優秀的知識分子幹部推薦給哈軍工,但從部隊來的合格學員僅夠總招生數的三分之一。
甄碩義,河北人,1950年參加空軍,不久進長春二航校學習。6月的一天,大隊政委找他談話:“小甄,組織上要保送你上大學呢!”甄碩義捨不得空軍,有點猶豫。政委說:“現在不是讓你離開空軍,是送你到大學學習設計製造飛機呀!”甄碩義這才高興地去北京空司參加考試,臨走時,同班同學歡送他,大家說,你學會了造飛機,我們給你搞維修。經過嚴格的選拔,二航校就甄碩義一個人上了軍工。而空軍系統考中哈軍工的僅35個人,當時空軍幹部部的領導直吐舌頭:“哎呀,選拔軍工的學員比選拔幹部還要嚴格!”
賀稱心是貴州軍區文化速成中學教員,9月初,領導找他談話:“立即辦理移交手續,到軍區幹部部報到,參加哈軍工招生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