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第3/4 頁)
團)組成,炮兵組由徐立行、沈正功組成,工程兵組由徐介藩、高步昆組成,坦克組分成兩個小組,裝司由張文舟帶隊,哈軍工由徐介藩和唐本慶組成。最自由的要屬任新民,他名義上編在炮兵組,但是想去哪個組都行,蘇軍五大學院他跑了個遍,那天跟空軍組去茹剋夫斯基航空學院,回來後高興地說:“哎呀,原來他們也沒設熱力學教研室,1953年為設不設熱力學教研室,我和一系蘇聯顧問爭得很厲害,那個專家想把他自己喜歡的專業都給哈軍工加上。”任新民的主要目標是想摸一摸蘇聯的導彈。
對來自中國軍事院校的同行們,蘇聯的軍事院校給予熱情地接待。徐立行、任新民和沈正功在捷爾任斯基炮兵工程學院有了賓至如歸的感受,用沈正功的話來說就是“到處是友情,無論我們走到哪裡,都受到熱情的歡迎,他們把什麼都拿給我們看,什麼都對我們講”。
這個學院的外彈道教授會主任貝日科夫將軍是一位慈祥的老教授,他成了沈正功的好朋友,他把自己最新的著作贈給沈正功,再三說,能幫助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是自己莫大的光榮。在與沈正功的兩次長談中,既談工作經驗,又談家庭生活,談話當中,有數次電話找他,他都婉言謝絕,不許中斷談話,這讓沈正功十分感動。
已經退休在家的內彈道教授會主任阿爾曼將軍正在編寫一本書,聽說中國同行來訪,特地趕來約會沈正功,長談之後,他還鄭重告訴沈正功:“書寫好後我要以個人名義送給親愛的沈教授一本。”
徐立行、任新民、沈正功在參觀炮兵工程系的一週裡,恰好蘇聯的炮兵元帥正在這所學院檢查工作,元帥兩次接見中國同志,並親自安排參觀的專案。學院還專門從莫斯科的大賓館裡請來會做中國菜的廚師,為中國客人燒菜,雖然那菜的色香味與中國菜相去甚遠,但主人好客的精神讓徐立行等人感到親切。
txt小說上傳分享
35 走出國門 參觀團蘇波捷求學取經(4)
唐鐸在20餘年後重回母校茹柯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參觀,過去的老師已找不到幾位了,學校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令唐鐸感慨不已。這所學院對中國的情況亦較為熟悉,因而主人對來自中國最著名的軍事工程學院的客人格外重視,且做了充分的接待準備。當中國客人走進各個教授會的辦公室時,一眼就看到主人們特別陳列的自己編寫的教學大綱、教科書、參考書、實際作業指導書以及科學研究的重要論著和學員的畢業設計,任由中國客人翻閱;有的教授會還陳列出中國留學生的作業,說明中國留學生所取得的優良成績;在實驗室裡,佈置了種種表演的裝置,如形象教具、實驗裝置、教學電影等,隨時可為客人們表演;陪同人員手裡拿著接待提綱,周詳地介紹各方面的情況。
在茹柯夫斯基空軍學院斷斷續續參觀的兩週裡,每天早晨當唐鐸他們乘車駛近學院時,遠遠就會看到該院的教務部長站在大門外迎候,進入教務部辦公室,總會看到當天要參觀的各單位首長正襟危坐,早早等候在那裡,準備引導客人去參觀。哈軍工的參觀者從心裡佩服蘇聯軍人那種遵守時間,一絲不苟的精神。參觀時,這些單位首長親自介紹,常常連續解說達幾個小時,聽的人都覺得累了,可介紹的人仍然精神煥發,當發現中國客人什麼地方沒有聽懂,介紹情況的首長會再講一遍。
一位蘇聯專家主動向羅時鈞介紹他的一項科研成果,說明該成果已在蘇聯推行,取得良好的效果,他希望這項研究成果也能在中國推行,使中國的航空工業受益。
參觀團中最活躍、最忙碌的自然是柳克俊,他身兼數職,每天除了與蘇方聯絡,跑大使館,安排各個參觀組的活動外,還要照料團員的生活,隨時為身體不適的老教授打針送藥。他自己也有參觀學習的任務,在給各個參觀組當翻譯的同時,他抓緊時間,參加一切允許參加的教學活動,從講課、實驗到畢業答辯,他都擠進去聽,認真地學。為了抄錄有用的技術資料,有時一晚上只睡兩個多小時的覺,本來白淨的面孔更顯得蒼白,眼圈發黑,兩眼血絲,劉居英怕他累垮了,整天叮囑著,“可別加夜班了,好好睡覺!”
蘇聯的海軍學院集中在波羅的海之濱的列寧格勒,劉居英、慈雲桂和柳克俊去列寧格勒後,訪問了著名的克雷洛夫海軍工程學院、庫茲涅佐夫海軍學院、捷爾仁斯基高階海軍學校、伏羅希洛夫海軍軍事學院和高階海軍無線電學校。柳克俊發現各個學院的畢業設計庫大有看頭,他甚至找到現在正在海軍工程系當顧問的蘇聯專家當年的畢業設計。但是按院方規定,這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