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頁)
好茶,從不是獨享的。
白衣青年在這裡等一個人,他在南京最好的朋友,而他的朋友已經來了,正站在門口。白衣青年無需抬頭,便知有人來了,聽腳步的風向,和走動時帶來的空氣流向,他便可知道。
“一年沒見,肖公子還是這麼白衣飄飄啊!”
“肖公子”就是肖川,一年四季只穿白衣。三國時代,東吳有一個將軍叫呂蒙,此人早年乃一介草莽,拿刀砍人驍勇無比,但鬥字不識,被稱為“吳下阿蒙”。後來在孫權的勸說下,研讀兵書,變得文武雙全,以“白衣渡江”之計,不費一兵一卒,便助孫權奪下荊州,擒殺威震華夏的三國名將關羽。有句家喻戶曉的話叫“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說的就是呂蒙。
肖川喜歡呂蒙的傳奇經歷和自我超越,更欣賞“白衣渡江”的瀟灑。自7歲那年讀完《三國演義》後,肖川便始終只穿白衣,這個習慣維持了20年。今年,他已經27歲了。朋友們都叫他“肖公子”。
他的這位南京朋友就是陳偉,與肖川是小學同學、初中同學、高中同學、大學校友,一起逃課,一起抽菸,一起欺負女同學。大學畢業後,陳偉離開了H市,計劃考南京大學歷史系攻讀民國史,落榜後又走了狗屎運,被調劑到哲學系專攻考古學。碩士畢業後,陳偉去了一家南京房地產公司搞企業文化。
莫逆之交是不需要客氣的。陳偉坐在肖川對面,自己給自己斟茶:“什麼時候到南京的啊?”
肖川微微一笑:“下午剛到,我從北京回來後,一直在休假,抽空來看看你。”
“你還不轉行啊!做記者又窮、社會地位又低,真搞不懂,你他媽的碩士也畢業了,為什麼不找一個更來錢的活兒乾乾呢?”
“我只想做一個記者,做一個好記者。”剛畢業的時候,肖川就這麼說過,時隔5年,肖川依然堅持。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財經記者(10)
“都什麼年代啦!搞那麼崇高幹什麼,時勢造英雄,若不是民國亂世,什麼邵飄萍啊、範長江啊,哪能搞出什麼名堂來。這年頭,講究的是和諧。和諧知道嗎?穩定壓倒一切,媒體就是喉舌,歌頌政府就行了,別鼓搗別折騰。別說政府了,牛氣一點的廣告商就能把媒體給滅了。你一篇稿子說人家企業不好,人家在你們報紙登上兩個整版廣告,你的稿子還能發嗎?”陳偉最大的愛好就是給肖川潑冷水,大學畢業時就反對肖川當記者,他認為肖川更適合做一個學者,應該碩士博士一路讀到底,然後找個學校去教書。
陳偉說的,肖川都懂,在《吳越晨報》待了5年,他也知道現在的記者和20世紀80年代的不同,在黨報為王的時代,記者就是欽差大臣。而現在,都市報都需要自力更生,除了政治高壓線不能碰之外,廣告商的利益也不能碰。肖川的新聞,因廣告商的緣故,稿死腹中也有十多次了。但肖川認為,這只是個案,除了政治和商業利益外,記者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5年來,他已經適應媒體的遊戲規則了。有些新聞,不寫也罷,新聞線索漫天都是,沒必要專挑讓報社總編和廣告部頭疼的稿子寫。
“不談這個。”肖川端起杯子,貪婪地嗅著茶香,小抿一口,“我轉崗了,馬上要去財經新聞部,跑股市。”
“不錯啊,跑點訊息出來,自己做做股票也蠻好的呀。財經記者可是記者中的白領哦。”
“你知道,我圖的不是錢,錢這東西,沒個盡頭的,我採訪過很多富豪,一個比一個有錢,和他們比,你我可能一輩子掙的,還沒人家一個月多呢!”
“這倒是。說正題吧,大週末的,不在H市泡MM,跑南京來幹嗎?”
“問你借錢。”
“多少?”
“10萬!”
“沒問題!”什麼叫兄弟,說法之一就是,“往往,解釋是多餘的,因為兄弟不需要解釋,敵人不相信解釋”。肖川為什麼借錢,陳偉不需要過問,只管掏錢就好了。但陳偉卻不忘挖苦肖川兩句:“怎麼啦,又把哪個小姑娘肚子搞大了,然後不要人家了,要給分手費啊?”
“得了吧,這種事只有你才幹得出來。我可是亂花叢中舞,片葉不沾身的。幾個月前,我接到通知,奧運會結束後去財經新聞部工作。我哪懂這玩意兒啊,你又不是不知道,咱倆一樣,自小就討厭數學,看到數字就頭大。你也知道,我前兩年剛買了房子,做了房奴,手裡現金流出了問題,可是最近股市大跌,是個建倉的好時機,我想問你借點錢玩玩股票,提前找找寫財經新聞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