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部分(第1/4 頁)
博爾術也終於露出了笑容,“一切榮耀,皆歸於長生天,勝利屬於我們。”
而這個時候,被這兩位蒙古君臣惦記的趙石,正站在開封高大的城牆上,望著城下那密密麻麻的軍營。
大秦成武十五年秋,河北燕王李任權,率領八萬大軍,跟隨蒙古將領,博爾忽,赤老溫兩部,兩萬蒙古戰士一起渡過黃河,藉口秦人收容河北叛將張柔,進入河南地界,兵鋒直指開封。
七月間,圍開封。
十萬大軍,再加上南方聞風而動的淮左宋軍,足足十餘萬人,陸續聚集於開封城下。
“李任權果然是老了……”
種懷玉站在趙石身邊,同樣望著北方連綿不絕的軍營,故作輕鬆道。
顯然,這位膽小的毛病又犯了,看見敵人氣勢洶洶而來,即便心中所有成算,但還是難掩憂慮之色。
趙石微微偏過頭,看了他一眼。
種懷玉雖然膽小了些,但眼光著實不錯,李任權確實是老了。
這樣的大軍,竟然緊靠黃河紮營,不敢離開黃河岸邊,小心謹慎之處,透著小家子氣,實在難以想象,這人當年曾經率部越過山川,孤軍深入蜀中,建立功勳。
是的,十萬大軍紮營所在,缺乏基本的迴旋餘地。
李任權久經戰陣,不應該不明白這樣的道理,但他還是這樣做了,顯然,只要戰事稍有不利,便會逃回河北。
“據地稱王久了,既想佔便宜,又不想傷筋動骨,難免畏首畏尾,這一戰,未戰,已經贏了三分。”
“不過,此戰最緊要處在哪兒,你知道嗎?”
“末將知道,不能讓李任權這狗賊逃了。”
“去他孃的,李任權七老八十之人,逃了又能怎的?我告訴你,之後那些蒙古人,若是漏了一些出去,你這河南東路宣撫使,也就有的頭疼了,所以,此戰首要處,是圈住那些蒙古騎兵。”(未完待續……)
第十四捲風雲激盪幾時休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殘酷
“王勝保,陸相。”
“末將在。”
“把騎兵分為兩部,駐東西兩營,等李任權中軍動搖之時,你們率部,以重騎為先,衝擊蒙古人營地,把他們給我往北邊趕,你們記住了,兵荒馬亂,有些逃敵在所難免,但要是漏了一兩個千人隊出去,你們兩個也不用來見我了,自己抹了脖子乾淨。”
“是,大帥。”
“末將尊令。”
這兩個人,可以說,晉國公門下這樣的詞用在他們身上,已經不太合適了,他們都是大將軍趙石的真正信徒,惟命是從的那一種。
王勝保從克烈部回來,便晉身四品武職,陸相這些年,更深受張鋒聚器重,升遷也快,雖然因為身在河東軍中,軍功積累的要慢一些,但現在,也只比王勝保差了半品而已。
這兩個人,都是河東重將,大將軍趙石一到開封,這兩位便已自動來到趙石帳前聽令,種懷玉這個前上官就此指揮不動他們了。
實際上,此時守衛開封的秦軍人馬,也只七八萬人,王勝保陸相所率領的人馬,又都是騎兵,所以,真正能用於守城的軍兵,至多五萬人。
像開封這樣,人口近百萬的大城,五萬守軍,直可稱之為薄弱,甚至連城牆都站不滿。
而且,開封方定,還要防備城中百姓作亂,這樣一來,兵力捉襟見肘之處,也就可想而知了。
沒有什麼援軍,河洛大軍疲憊。趙石嚴令河洛各部。不得東進半步。就地駐守,以防淮右嶽東雷北上。
如此一來,趙石以之與城下十數萬敵軍爭鋒的,就是開封這裡的七八萬人馬。
但只要聽到城頭之上,他們的談話,就可以聽的出來,此戰必勝的信心,幾乎溢於言表。
作為主帥的趙石。視城外十數萬敵軍如無物,部下們還都深以為然,並無一人相勸,顯然,秦軍上下,皆已是成竹在胸。
而在城外的河北大軍軍營當中,兵力佔據了很大優勢的河北大軍主帥,燕王,李任權,卻是滿懷憂慮。
年近七十的他。鬚髮皆白,臉上身上。都帶著深深的疲憊,這位割據一方,垂有二十載的秦軍叛將,已然老朽不堪,再無當年的風采了。
他在黃河岸邊紮營,其實也是無奈之舉。
他本不願率軍南下,跟此時士氣正盛的秦軍交鋒。
如果是十年之前,他很樂意率軍與秦軍一戰,讓大秦的那些尸位素餐的狗賊們知道,李任權才應該是大秦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