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給孩子一個好性格:慢養 > 第10部分

第10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神印:黑夜女神今天篡位成功了嗎神只:從哥布林開始劍網三:沙雕玩家助我超神全民大航海:我把船開上了海島網遊:開局2888億個屬性點神秘復甦:此世之暗王者:富婆寵溺這個射手太猛了!沒有人比我更懂木筏求生網遊:一刀劈死神網遊:神秘玩家航海玫瑰海上求生,普通的我竟然成了強者別人玩遊戲,我修仙無職法師海島求生,從每日情報開始無限流:漂亮NPC只想完成任務戶外見聞錄全民永夜:只有我能看到彈幕提示星啟:餘生與你的宿命之旅穿越艾澤拉斯,但我是一個石匠

透過挑戰講師讓他們成長,是一件非常有意義且快樂的事情,但我內心最希望做的其實是全職的家庭主婦。從美國回臺灣住在花園新城那四年,是我最快樂的日子。

花園新城的環境有點像美國,綠地很多,老公小孩上班上學後,我就打掃家裡、拖拖地、準備晚飯,每天的生活非常規律,我很喜歡這樣的日子。而黑立琍現在就完成了我的夢想!立琍自己也當了媽媽後,或許一起走過共同的生命歷程,我們的感情更親密,也愈來愈好,我常去新加坡看她,很喜歡和她一起做家事,一起逛街,一起看時尚雜誌,她每天做什麼我就跟著做什麼,真的很開心。

立琍很會整理家務,所有的衣服她都整理得井井有條,而且她對美學非常有概念。她結婚的時候,會告訴我和親家母,應該要選擇什麼顏色的衣服來搭配她的婚紗、伴郎的領帶要選銀色系,才能讓整個典禮出色又溫馨。後來我們拍全家福就在她的指揮下,每年都有一個Dress…Code,例如今年大家都要穿黃色,明年則是綠色、再過一年則是橘色,每一年的全家聚會都因為要拍顏色派對的全家福,增添許多趣味。

立琍的組織能力也非常強,我們很多家族的活動都靠她一手聯絡,有一回我們全家打算到美國參加侄子在洛杉磯的婚禮,順便一起旅遊,整個行程的安排如住宿、租車、機票全都立琍包辦,她通知每一個人,有條有理非常清楚。只是沒想到我們出發的前一天,美國竟然發生 911 事件,那天我還記得在客廳看電視,想著明天就要出發到美國要整理的物品,就看到電視上出現可怕的畫面,本來以為是惡作劇或拍電影,沒想到竟然是恐怖攻擊!因為 911 ,我們當然去不成美國,也是黑立琍處理所有行程的取消後續動作,這些工作非常繁雜,但她卻耐心而愉快的完成。

立琍雖然選擇做一個全職的家庭主婦,但她非常擅長人際溝通,除了她總是非常支援哥哥弟弟外,她也是老公Tim最好的幫手。Tim現在負責新加坡卡內基的訓練工作,她經常會幫Tim分憂解勞。 Tim和自己父母或是和我們溝通不是很好的的時候,也都是黑立琍居中協調,面面俱到。所以我常跟朋友說,有個女兒真的很好!

李百齡:我挺你,挺到底

【章前文字】儘量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在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研究過程中享受樂趣。我們曾經天天凌晨開車接送立行去學潛水,也曾經支援他想要當明星的夢想,對很多事物感興趣而且專精研究的性格,讓他成了我們家的小博士,不管那一個領域,他都很有研究。 【圖說】孩子的特質往往從小時候就可以看出端倪。立行是全家最有追根究底精神的孩子,果然長大後,從事產品設計的工作。

老麼立行是一個對自己要求完美的孩子,只要他有興趣的事情他一定會打破沙鍋問到底。他念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有一位白人同學跟他回家,拜託他幫忙寫作文,結果第二天他下課後說:“我好倒黴喔,我幫他寫作文,結果他的分數竟然比我還高!”我只好安慰他,那有什麼關係,反正你自己知道那篇作文也是你寫的,也是你的分數就好啦!

立行從小功課就很好,獎狀總是厚厚一迭,但我覺得他對自己的要求其實太嚴格,有一天他從小學放學回家,很嚴肅的告訴我:“媽,你今天不要管我幾點睡覺,老師今天給我一門科學功課,我得花點時間把功課做好!”當時我不知道那來的靈感,我告訴他:“喔,好吧!但不管如何,你十點鐘得要上床睡覺!”雖然他一直哀求我十點不要熄燈,但我跟他說,你已經做得很好了,幹麼一定要吹毛求疵要求完美。我強調,凡事盡力就好,沒有任何事情是完美的!我知道他作業一定可以交,只是他想要更完美。所以對這種自己已經要求完美的孩子,如果家長還逼他、還要求他,那孩子壓力不是更大?所以我告訴他:十點一定要上床睡覺,其實是藉機告訴他:世上沒有事情是完美的,但求盡力就好!

立行是全家最有追根究底精神的孩子,只要他對任何事物有興趣,他就會把它徹底研究清楚。像他曾經對魚有興趣,他就花了一段時間埋首在介紹各種魚類的書中;還有一陣子他突然喜歡起刀子和槍,剛開始我嚇了一跳,心想這個孩子怎麼會突然對刀槍有興趣,是不是交了壞朋友,還是有什麼特殊的原因,但他其實就是單純想要研究刀槍的材質和製作方法,還到圖書館找各種資料,非常認真投入,後來我還陪他去刀槍專賣店去研究半天,也陪他去打靶,親身體驗射擊的原理及感覺。

我和黑幼龍會盡量滿足立行的好奇心,讓他在打破

目錄
我有一間客棧穿貓咪圍裙的男人吃心一片橙花天風明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