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頁)
有當時講德語的極端分子中間極為流行的一切荒謬偏見和憎恨,他不能瞭解他的極大多數同胞的正直、誠實、可敬的品格,不論他們是捷克人,還是猶太人,還是日耳曼人,不論他們是窮人,還是富人,不論他們是藝術家,還是手藝工人。很可懷疑,是否會有一個來自北方,或者來自西方的萊因蘭,或者東方的東普魯士,或者甚至南方的巴伐利亞的德國人,由於本人任何可能的經歷,也會在自己的血液中和思想中具有那些把阿道夫·希特勒推上他最後達到的高峰的同樣的種種混合成分,當然,除此之外,希特勒還有不少的不可預測的天才成分。
但是在1913年春季的時候,他的天才還沒有顯露出來。在慕尼黑,同在維也納一樣,他仍舊囊空如洗,舉目無親,也沒有正式職業。接著1914年夏天爆發了戰爭,把他像千百萬其他人一樣捲了進去。8 月3 日,他上書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三世,申請志願參加巴伐利亞步兵團,結果獲准。
這是個天賜良機。現在這個年輕的流浪漢不僅能夠滿足在一場他認為是生死存亡的鬥爭中為他所熱愛的第二祖國服務的願望,而且也能夠逃避他個人生活中的一切失意和煩惱了。
“對我來說,”他在《我的奮鬥》中寫道,“這彷彿是把我從年輕時代壓在我身上的窮困下拯救出來。我很坦率地承認,在熱情衝動之下,我跪了下來,衷心感謝上天賜給我這個能夠活在這樣一個時代的幸福機會??對我來說,對所有德國人來說都是一樣,現在我的生命中最值得紀念的時期開始了。同這場巨大的鬥爭相形之下,過去的一切都成了過眼煙雲了。”
對希特勒來說,過去的一切——貧困、寂寞和失意——都要退居到次要地位,雖然以後還是永遠影響著他的思想和性格。現在,將要為千百萬人帶來死亡的戰爭,卻為這個25歲的青年帶來了生命中新的一頁。
第二章 納粹黨的誕生
1918年11月10日,一個陰暗的秋天的星期日,阿道夫·希特勒嚐到了他出於深刻的仇恨和失望而稱之為本世紀最最卑劣的事情的滋味。* 一個牧師到柏林東北波麥臘尼亞小鎮帕澤瓦耳克軍事醫院來對傷兵宣佈一個簡直令人不能相信的訊息。希特勒當時正在那個醫院休養,他1 個月以前在伊普萊斯中了英國毒氣,雙目暫時失明。
那個牧師告訴他們,那個星期日上午德皇已經退位,逃到荷蘭去了。在那天前一天,柏林已經宣佈成立共和國。次日,11月11日,將在法國的貢比臬簽訂停戰協定。戰爭已經打敗了。德國要聽任勝利的協約國擺佈。那個牧師說著說著就哽咽起來。
“我忍不下去了,”希特勒追述當時的情景說,“我的眼前突然又是一片昏黑;我跌跌撞撞地摸索著回到病房,投身到床上,把發燒的腦袋埋在毯子和枕頭下??這樣,一切都白費了。一切犧牲和困苦都白費了??我們儘管心中懷著死亡的恐懼,還是盡了我們的天職,但是這樣的時刻都白費了;200 萬陣亡烈士的犧牲也白費了??但是他們是為了這樣的結局才犧牲的嗎???我們經受這種種遭遇,難道只是為了讓一幫卑鄙的罪犯能夠欺凌我們的祖國嗎?”自從他站在他母親墓邊以來,他第一次——據他自己說——痛哭失聲。
“我禁不住哭了。”像當時和以後的千百萬同胞一樣,他不能接受這個鐵一般無情的事實:德國在戰場上已經戰敗,打輸了這場戰爭。
也像其他千百萬德國人一樣,希特勒是個勇敢無畏計程車兵。後來有些政治敵人攻擊他在戰鬥中表現膽怯,但是應該說句公道話,'30'在他的紀錄中沒有一絲一毫證據,可以證明這種攻擊是有根據的。他經過了不到3 個月的訓練後,於1914年10月底到達前線,擔任巴伐利亞後備步兵第十六團第一營的傳令兵。第一次伊普萊斯戰役,英軍阻住了德軍向英吉利海峽方面的挺進。就在這次戰役的4 天激戰中,希特勒所屬的部隊傷亡慘重。根據希特勒寫給他在慕尼黑的房東一個名叫波普的裁縫的信,他的團一共3500人在4 天激戰後只剩下600 人了,軍官只剩下30名,4 個連的番號不得不撤銷。
在戰爭中他一共受傷兩次,一次是1916年10月7 日在松姆戰役中腿部受傷。在德國醫療復原後,他於1917年3 月回到以該團原來團長的名字命名的李斯特團,這時他已被提升為下士,同年夏天參加了阿臘斯戰役和第三次伊普萊斯戰役。在1918年春、夏德軍最後一次全面攻勢中,他那一團處在戰鬥最激烈的地方。在最後一次伊普萊斯戰役中,在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