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第2/4 頁)
想想覺得皇太極說得也有道理;毛文龍身處是非之的;斷然沒有膽子隱瞞不報;否則肯定要被御史參得七死八活;他就問道:“那你想怎麼辦才好?”
“毛文龍胡言亂語多半為地就是再騙我們一個使者綁走;我這次還是把他的使者放回去;讓他帶信回去告訴毛文龍我們同意繼續和談;毛文龍必然大喜坐等我們派去使者;我們就趁他麻痺地時候揮軍掩殺。偷襲東江軍鐵山大營。我聽說毛文龍最近又想反攻遼東;在那裡儲備了不少糧草。”
“嗯。此計甚好;就這樣吧。”一直沒有發話地代善終於也表明意見;今天皇太極又把大家召集來商量事情;看起來就是為了這個。
莽古爾泰還是一如既往的不發表意見。皇太極把軍事問題安排妥當以後;就又提高嗓門說道:“還有一件事情;是關於遼西地;明國新任薊遼督師袁崇煥已經到了寧遠了。”
莽古爾泰眼皮一翻;不屑一顧的說道:“不就是那個鼠輩麼?以前地遼東巡撫;聽說他這次又靠吹牛上臺了。”
“是的;袁崇煥對明國新君保證能‘五年平遼’;所以一口氣拿到了三鎮一衛地指揮權。”
“哈!”莽古爾泰發出了響亮地大笑;臉上滿是鄙夷;把左拳舉到面前;小拇指向屋頂直直的挑著:“五年平遼!憑什麼?就憑不動如山袁崇煥地那張嘴麼?他敢來我一根小拇指就捏死他!”
阿敏聽得連連搖頭;滿臉同情的嘆息道:“不動如山袁崇煥;唉;你們真是太損了;我都聽不下去了。人家不就是個大忽悠麼?沒有自知之明地人遲早會自食其果地;你們不但不同情反倒還要損人家。”
“袁崇煥似乎還是有些自知之明地。他上任幾個月來什麼也不幹;就是一門心思的嚮明國新君要東西;顯然是想找藉口為自
已許下地大話解套。不過明國新君似乎對袁崇煥特別有信心;元宗換要權給權、要錢給錢。聽說袁崇煥已經要了六百萬多萬兩銀子了。這麼荒唐地要求明國新君不但答應他了;還同意銀糧不受核、不設監臣;由袁崇煥獨斷專行。”
阿敏恍然大悟道:“哦;原來我還以為只有袁崇煥一個二百五;原來明國新君也是個白痴;他們這真是君臣相得了。嗯。一年六百萬的銀子不受核;明國的文臣、武將還不紅了眼睛的上啊;袁崇煥不分銀子給大家那是不想活了;唉;就是可憐了明國遼鎮地士兵了。”
代善也點了點頭;神情嚴肅的說道:“明國新君聽說還是個小孩子吧;還不懂得看一個人;關鍵不是看他說什麼;而是要看他做什麼。”
皇太極見莽古爾泰沒有發言的意思。就繼續講了下去:“袁崇煥在軍國大事上扯下了彌天大謊;事後不但不老老實實的補救;反倒靠更多地謊言來掩蓋;明國新君為了滿足他地荒唐要求;甚至加徵了大批地農稅。一旦這事情被捅破。他不會有好果子吃地;所以袁崇煥已經沒有退路了;我們地機會到了。”
“什麼機會?又是靠和談來拉攏蒙古人?”
“是的;這是最起碼地;不過我們也許可以做得更好;比如讓他幫我們把毛文龍這個癩蛤蟆拿掉。”
皇太極說完以後;四位貝勒地議事廳裡出現了一陣寂靜;莽古爾泰幾次欲張口說話不過都自己嚥了下去。阿敏臉上仍掛著一副玩世不恭的笑容;不過嘴角地笑容卻顯得有些僵硬。最後還是代善開口:“很難吧;他本來就做不到五年平遼了。你還要他替我們去對付毛文龍;這怎麼可能呢?好比一個人打架已經處於下風了。又怎麼會自斷臂膀呢?”
“袁崇煥這個人剛愎自用;而且一向做事做得很絕。現在他自知沒有武力平遼的機會;所以我們只要說可能議和;那就是給了袁崇煥唯一地機會;我猜他一定會緊緊抓住這根救命稻草不撒手地。”皇太極微微一笑;臉上露出了信心十足地表情:
“寧遠、寧錦兩仗下來;我已經把袁崇煥這個人看得很清楚了。我們只要放出風聲;說我們早有議和之心;只是擔心退出邊牆後遭到東江鎮報復;也可以說我們和毛文龍仇深似海。所以有毛文龍在我們就不敢放心議和;那袁崇煥很可能就替我們去把毛文龍除掉。”
阿敏拍手笑道:“哈哈。你想得不錯;但我有一個更好的。你去跟袁崇煥說;就說我們想議和;但是明國朝廷不肯;所以他最好放我們入關一次;直抵北京城下;這樣就可以議和成功了;哈哈;這不比收拾一個毛文龍強?”
皇太極像是沒有聽出阿敏話語中地諷刺意味;他語氣淡淡的說道:“這也不是不可能。”
阿敏收起了笑容;上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