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2/4 頁)
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他幫助中國皇帝改革了軍隊,把現代戰術和野戰炮引入了這支中世紀水平的軍隊,還幫助皇帝完善了始於歐洲的多面堡壘技術,皇帝的軍隊正是依靠著這些摧毀了一度無敵於中國東北的韃靼軍隊和作亂明朝腹地的叛亂軍隊……在長期的患難與共中,鄧肯始終表現出罕見的堅定和勇敢,他在中國的軍隊和政府中都有了很高的聲譽。同時他與皇帝未來的重臣集團都建立了深厚的私人友誼,這也幫助耶穌會徹底開啟了通往中國皇室和上層社會的道路。”
……
天啟三年四月,後金出動萬騎南下,意圖一舉攻陷旅順,拔除遼東明軍的橋頭堡。
(第十三節完)
《竊明》 誰人為我礪青鋒 第十四節 士氣
“建奴南下的訊息已經確認了,東江本部也派人去通知了,不過訊息幾天內還送不到,旅順能指望的援軍,只有我們長生島、救火營。”
黃石召開了緊急軍議論,第一次旅順防禦戰是遼東明軍的大勝利,隨後的旅順北山會戰也是萬人規模以上,而且明軍取得了野戰勝利,不趁此機會鍛鍊部隊就不是他黃石了。
所以黃石一上來把要把調子定好:“我救火營和旅順剛鋒、選鋒兩營同屬東江軍,不能坐視友軍有難不管。”
“大人明鑑,我軍軍器不足,”趙慢熊雖然年僅二十歲,但是暮氣沉重,他作為黃石的首席千總,首先表示反對。
比他小一歲的賀寶刀則完全是另一種人:“趙千總此言差矣,簡直是畏敵如虎!嗯,楊千總,我軍有多少軍器?”
黃石搖著頭也把目光投向了楊致遠,掌庫千總楊致遠先橫了賀寶刀一眼,才如數家珍地彙報:“鐵弓十五張,盔甲一百二十四具,鐵槍六十一杆,包頭木矛四百五十杆,長刀……”
說完之後,趙慢熊隱隱面有得色,賀寶刀再次開口:“大人,卑職願率精兵一百,增援旅順。”
“不。”黃石朗聲發話:“出兵四百,我親自帶隊,賀千總、金千總和鄧肯隨行,趙千總和楊千總留守長生島老營。”
“大人明鑑。”賀寶刀大叫起來,聲如雷鳴。
“大人明鑑。”趙慢熊仍然不肯放棄:“盔甲不足,木製長矛是用來訓練的,卑職恐怕會多有損傷。”
“一支有戰鬥意志的軍隊,就是拿著木矛也能打敗建奴。”黃石引用了鄧肯的話,真正的軍隊是打出來的,不是養出來的,如果士兵沒有實戰經驗,那就算人人都武裝到牙齒也未必堪用:“是時候讓兒郎們見見血了,本將計較已定,趙千總不必多言。”
大批士兵正在私下議論泰西預言家鄧肯。,黃石早就偷偷告訴他這是內線訊息,鄧肯裝神弄鬼地觀察了半天星空,在三月初就含含糊糊地預言了這場戰役。
黃石出兵前又和鄧肯商量了一番,最後鄧肯又設計了一個稀奇古怪的儀式,軍官們本來對這個祈禱工作沒什麼興趣,但看黃石和金求德都很虔誠,也都勉強地旁觀了。
遼東連續的大敗對土地公公、菩薩和太上老君的魅力有不小地打擊,黃石決心重新樹立一個法力無邊的形象,宗教的力量在這個時代不可小視,他覺得這絕對屬於精神核武器級別的。
儀式經過鄧肯的仔細設計,確實也很有些感染力,在這個莊嚴肅穆的祈禱儀式完成後,一些本來神情漠然計程車兵也變得有些興奮。見大家都有了那麼點興趣,鄧肯就聲嘶力竭地大叫著:“天主的榮耀一定會照耀在虔誠的黃將軍身上,這次黃將軍肯定會帶著榮譽和勝利歸來。無論是防禦還是進攻,建奴都會遭到可恥的失敗!”
士兵們都是半信半疑,大部分軍官則是一臉的懷疑,只有黃石和金求德高高興興地表示一定會為天主增加榮光的,會證明天主的戰士所向無敵。
臨走前黃石又安排了一些工作給鮑九孫,告訴他目前的主要精力還是要放在漁獵上面,耕地只是排名第三的工作。
鮑九孫建議養鴨子,理由是可以產些鴨蛋來吃。
“養雞不好麼,雞吃的不如鴨子多,產的蛋也多。”黃石記得鴨子喜歡到處亂跑,從能量守恆的角度看,還是養雞效率比較高。
“大人說得不錯,但是養雞要消耗不少人手,而且雞吃的東西和士兵的食物衝突。”
“鴨子就不衝突了?”
“大人明鑑,鴨子我們放出去,讓它們自己找東西吃。”
“放到哪裡?吃什麼?”
“放到海邊去吃魚蝦。”
海邊的魚蝦很多,根本沒有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