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2/4 頁)
所有的人都被編入軍戶,產出都要上繳,他們作為士兵,日常需要的糧食和布匹也都是長生軍官統一撥給,他們創造的剩餘價值——或許叫剩餘產出被用來武裝少數戰兵。和傳統意義上的大明衛所軍鎮完全一樣,長生島官兵的主業是勞動生產,為吃飽穿暖而努力,還要煮鹽賣銀兩,打仗對大部分軍戶來說只是副業。
雖然此時東江軍號稱募兵制,但是和貨真價實的關寧鐵騎相比,兩者的區別就猶如業餘愛好者和職業球隊。
募兵制就是要創造一支脫產的職業軍隊,賀寶刀不無遺憾地說道:“我軍能像山海關那樣吃皇糧才好,也就能有足夠時間訓練士兵了。”
黃石不假思索地回答:“這是毛軍門的問題,只有東江正式開鎮,兵部堪合過兵數才能有軍餉。”
“東江鎮,大人認定會是這個名字了?”
黃石微笑了一下:“絕對不會有錯了,就是東江鎮,我有這個感覺。”
趙慢熊和金求德很快也趕來了,向黃石簡要報告了這些天的進度。耕地基本沒有開墾,漁獵倒是幹得井井有條。
“屬下向大人保舉兩人,第一個名叫鮑九孫,可堪大用啊!”黃石現在權威日盛,趙慢熊也執禮甚恭。他舉薦的兩個人中有一個出海打魚去了,那個鮑九孫倒是還在島上。
“帶來見我。”簡單明瞭的答覆,頤指氣使的感覺確實很好。
(第一節完)
《竊明》 誰人為我礪青鋒 第二節
“卑職遵命。”趙慢熊聽到命令後立刻大聲回話,躬身退了幾步才掉頭匆匆離開。
黃石身邊的親兵已經遞上了茶水。這茶具和茶几在長生島可是獨一份,都是毛文龍賞賜的,茶葉黃石倒是從山海關又帶了些回來,在這個荒島上這實在是難得的享受啊。
關於未來前景,黃石腦海中倒是有個長遠的規劃——把長生島上蓋滿工廠,大量的海船運來各種原材料,經過在加工後返銷內陸,振興工業、輔之以科教,並形成商業資本對周圍各經濟區進行收割。從而實現工業近代化、商業出口化、糧食進口化……
好吧,黃石現在的政策還是“以農為本,以糧為綱”,這個落後的思路和上面的長遠規劃相比,就如同單細胞生物和靈長類人屬生物的區別那麼大。
而黃石打算暫時在長生島推行的社會模式也和民主差的很遠,大概是位於奴隸制後期階段,如同文官視武將為奴僕一樣,武將也這麼看待軍戶。
有個比喻似乎能貼切地說明奴隸制是長生島發展的必由之路:就好比人類的胚胎,從受精卵到嬰兒也總是要重演遍進化過程一樣。所以黃石認為在長生推行軍戶奴隸制也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畢竟不能跑步進入資本主義嘛。
至於軍制他也只好先放下優秀的募兵制,更優秀的義務兵制就更不要想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眼下黃石也只有從衛所農兵幹起。
一個成功的衛所軍鎮需要的不僅僅是優秀的將領,還需要善於經營的各方面人才。這也是和募兵制軍隊的要求背道而馳,職業化的脫產軍隊只需要職業軍官。但黃石現在領有的長生島,如果不能挖掘出大批務農、漁獵的人才,那全軍很快就會餓死。
以往這個問題一般是交給監軍的文臣負責,他們的行政經驗都比較豐富,這樣衛所軍鎮的軍官職業化也可以得到保證。但黃石既然決心擺脫文臣的控制,那就只有自己想辦法了。
聽趙慢熊的語氣,這個鮑九孫像是個很不錯的人才,對務農很有一番心得。趙慢熊沒有給過他幾個人手,但他已經開墾出了上千畝的地,還都種上了芝麻。
趙慢熊走後,金求德就開始打眼色。
“你們都下去吧。”屋子裡只剩下護衛在黃石兩側的張再弟、洪安通二人。
看金求德還是不說話,黃石就讓兩個親衛也下去了。
“屬下以為,大人不需要立刻提拔他們。”金求德換回了親兵時代的稱呼,雖然黃石也覺得這個稱呼顯得更親暱,但這似乎不是要點,他覺得金求德也是在趁機暗示某些問題。
茶很燙,黃石吹氣的同時頭也不抬的問道:“你是怕他們是毛文龍的沙子吧?”
“大人明鑑,這兩個把總都是跟隨毛文龍從三岔河出海的。”
黃石隨口說起洪安通的經歷:“他也是。”
“洪親兵只是一個水手,而且他是大人提拔的親兵,不能一概而論。”金求德頓了一頓:“屬下以為,不能不用,也不能大用。”
言外之意就是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