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這樣成熟穩重、仁愛機智的小郎君,可以說是人中龍鳳,材質之佳,或許更勝於小娘子。
但在火場中面對小娘子和小郎君的時候,蘇十三娘想了想,還是決定只給小娘子拜自己為師的機會。
不是小郎君不夠優秀,而是因為蘇十三娘所學的劍技,並不適合小郎君。
公孫大娘曾師從開元劍聖裴旻,但她將裴旻大開大闔的戰陣之技,改造成更適合女子體質、亦劍亦舞的劍舞。
這意味著,此門劍技更適合女子修習。公孫大娘門下十三弟子,清一色都是女劍客,因而蘇十三娘並不知該如何去教習一位男弟子,除非她能朔源而上,從師父的劍舞中尋回裴旻的劍法,但蘇十三娘自忖尚無此等功力。
同時,更重要的是,蘇十三娘覺得小郎君的眼眸中潛藏著太多的東西,深邃若星辰、廣闊如大海,完全不像一個少年,這令見多識廣的她也琢磨不透。面對不可捉摸的人,蘇十三娘很謹慎,不願輕易與之有什麼因果牽連。
其實還有蘇十三娘自己也不願意承認的原因,那就是令她不解和生氣的是,那個小郎君雖然明顯早慧,且優點良多。但在某些方面卻品味很差、俗不可耐,居然如同普通紈絝子弟一樣,痴迷於小娘子明豔靚麗的姐姐,實在令人難以接受。
蘇十三娘自從離開家鄉之後,多年來東奔西走,見識過許多人,也經歷過些許情海波瀾。雖然至今依然獨身一人,但她絕不會委屈自己,委身於那些目光淺薄的紈絝子弟。而長安城中,確實有不少官宦子弟打自己的主意,並用各種做作的手段接近自己。因此,蘇十三娘對淺薄好色之徒從來都沒有好感。
在聞喜堂周掌櫃家附近再次見到小娘子的時候,蘇十三娘已經弄清楚了小娘子的身份,知道她是北庭副都護阿史那暘的次女,也知道小郎君是北庭都護王正見的幼子。
得知阿史那雯霞的身份之後,蘇十三娘有點隱隱擔心,她拿不準以阿史那雯霞的地位,是否有必要學劍術。
蘇十三娘後來得知,自己父母當年之所以願意讓自己拜公孫大娘為師,一方面是因為家境貧寒,難得有貴人垂青自己的女兒,可以改變她的命運;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公孫大娘給了他們一大筆錢。
阿史那雯霞作為官宦權貴家的小娘子,與當年的自己不可同日而語。蘇十三娘實在想不到,能夠有什麼手段打動阿史那雯霞或其父親阿史那副都護。
蘇十三娘並沒有太多時間來考慮這個問題,正月十七日一大早,她就得到線報,說北庭都護府法曹參軍已經派出人馬,氣勢洶洶地朝著如意居而來。
蘇十三娘知道,無論是被人矇蔽還是故意而為之,法曹參軍的目標顯然是自己。
原因很簡單,聞喜堂和如意居近日龍爭虎鬥、勢成水火,最終釀成了元夕燈樓火災,死傷無數。法曹參軍肯定會很快偵知,有人故意縱火,誘發了災難。
火災之事尚未了結,頃刻之間就有發生了聞喜堂周掌櫃全家被滅門的慘案。只需要微微動動腦筋,便可得知滅門之事,如意居報復反擊的嫌疑最大。
且只要法曹參軍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周掌櫃身上的致命傷口,類似於自己在四個縱火匪徒身上留下的劍傷;還有現場的四個血字,明顯是女子所寫。
對手費盡心機,就是為了羅織出自己為報復而斬殺周掌櫃全家的證據鏈。
因此,蘇十三娘得到情報之後,立即決定,帶領如意居的武士離開南市,暫避風頭。
離開南市後,蘇十三娘尚未定好去何處躲避。這時,她又收到線報,說王沛忠悄悄離開內城,出庭州西門疾奔城西而去。
儘管蘇十三娘不知道王沛忠意欲何為,但她知道,跟上他必然會有所斬獲。
來到西大寺附近的馬球場,王沛忠就消失在樹林之中了。
望著在球場上三個衣著華麗、眾人環擁的少年權貴,蘇十三娘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王沛忠埋伏於此的意義何在。
她正愁眉莫展之際,一群熟悉的人影出現在東方的地平線上。
蘇十三娘雖然不能完全確定王沛忠的陰謀,但猜測到,他十之八。九是要對小郎君王霨不利。豪門恩怨之深,蘇十三娘在長安的時候已經見識太多了。
即使自己不認識王霨、阿史那雯霞等人,蘇十三娘也絕不會坐視歹徒濫殺無辜。何況自己還準備收阿史那雯霞為開山大弟子呢!
於是,蘇十三娘就悄然轉回庭州城內,來到北庭都護府的官衙之外,向之前負責守衛王霨的黑臉武士投擲了訊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