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3/4 頁)
裝著數百個小型鐳射發生裝置,光束的發射口對準喇叭筒的底部。當這些發生裝置被啟用後,數百道鐳射會同時射向筒底。
筒底是由數百個銀光閃閃的片狀反射鏡組成的反射陣列,每一個鐳射發生器都有一片對應的反射鏡,當系統瞄準目標後,鐳射炮的火力控制裝置會根據目標的距離調整每一片反射鏡的角度,將所有的光束向同一個方向反射,令數百道低能光束最終在目標點上聚集,數百數光束疊加一處,其承載的能量級數最終會以幾何級數上升!
而且所謂的低能光束也只是相對而言,限於反射鏡的材料材質,射向反射鏡的光束強度必須限制某個強度之下,這樣一來想提高鐳射炮的威力,就必須增加一級鐳射發生器,並配備相應的反射裝置和火控裝置。
理論上,只要建造出足夠大的反射鏡,鐳射炮的威力可以無限度提高!
不過行動式鐳射炮的喇叭筒形並不是最適合的外型,而是因為喇叭形更適應地面的複雜環境,從而保護反射鏡。天基大型鐳射炮,也就是太空使用的鐳射炮,形狀和一臺巨大的衛星天線沒有任何區別。
不過眼下山頂距離谷底不過二百米左右,根本涉及不到超遠距離的光散問題,裝甲兵們可以盡情收拾毫無還手之力的蠓蟲。
一面倒的戰鬥很快就結束了,戰鬥的結果令與蠓蟲戰鬥了幾十年的冰原部落戰士們吹噓不已,什麼時候強悍的蠓蟲變得這樣不堪一擊了?
裝甲兵們則是大大地鬆了口氣,別看只用了這麼一小會兒,可是攜帶的能源卻已經用得七七八八幾近枯竭,必須緩衝一段時間慢慢充能。
幸好鐳射炮耗能巨大,所以設計有獨立的能源系統,否則裝甲兵身上的動力裝甲非變成鐵砣不可……鐳射炮本身的重量只有二十幾公斤,可能源系統重達三百公斤!不穿上動力裝甲根本就背不動。
至於單兵使用的鐳射槍,數千米的射程就足夠用了,一套強鐳射發生裝置足以達到所需強度,涉及不到超遠端射擊就沒必要使用反射聚能裝置,所以鐳射槍可以做得很小巧,就像李冉那支57式動量手槍。
殺死十幾條蠓蟲,對冰原部落是不可想象的戰績,以往他們會立即將蠓蟲解體,帶回少量蟲肉,剩下的就扔在野地裡自然冰凍,可以慢慢往部落裡運,可今天而對十幾條蠓蟲,戰士們突然覺得無從下手,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何止是戰士們,查蘭的心情同樣複雜無比,出神地望著空中盤旋的飛行編隊。
從切斷勾索開始,李冉所帶的飛行編隊就完成了預定任務,盤旋在戰場上空一是怕萬一出現意外可以利用空中打擊拖延時間,讓地面部隊及時撤離,二是監視平原上的動靜,若是伏擊驚動了更多的蠓蟲,就得儘快撤離,以保證人員的安全為第一。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冰原上的蠓蟲全都被那條拋在半路上的蟲屍吸引,轟轟烈烈打了半天硬是沒引來半隻蟲子。
李冉向地面通報了情況後,留下一架飛機繼續警戒,帶著其它人飛回冰原部落盤據的山谷。
今後這樣的獵殺每天都要繼續,後續的幾支部隊,包括鄴城的裝甲兵都會陸續支援過來,以求最大限度地消滅蠓蟲。
太空。
半個世紀以來,軌道環從來沒像最近這樣熱鬧,遠征軍派出的維修隊從軌道站開始,連續修復了四十公里長的軌道環,其中大多隻是小毛小病,實在是壞得厲害修不好的就直接放棄。
也許是得益於太空乾冷的環境,總體來說,軌道環的損壞程度比想像中輕得多。
從計劃開始實施到現在,已經有上千噸地物資透過軌道列車運抵軌道環,其中光是和鄴城號有關的就佔了一半兒還多,差不多把鄴城號飛船搬了個乾淨,只等時機成熟,就把飛船開進太空。
目前整個遠征軍都為了這一目標日以繼夜地奮戰不休。
就在地面戰鬥結束的時候,一艘小型飛船正沿著軌道環慢慢飛行,船上的是以沈興為首的一支維修小組,他們的任務是評估所有損壞的艙段時否還有維修的價值。
就在飛船調轉船頭的一瞬間,目光正好投在地球上的沈興突然一愣,只見地球的北端,一道幾乎橫貫半個地球的巨大裂痕從深深地刻在北半球的冰原上,就像一道刻在臉上、深可見骨的傷疤。
“那是什麼?”沈興面色蒼白,眼神凝滯。
二七五 升空
鄴城,地下。
鄴城號艦橋。
周勃端坐在位於艦橋正中的艦長席上,目光凝聚神情肅穆,總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