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部分(第3/4 頁)
多端,但在這件事中不無大功,要是沒有他,臣也不可能對敵人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請皇上看在劉蒙的面上,就饒了張氏一門吧。”
劉備對孟達說道:“你自己說,朕要誅你三族,冤枉你麼?”
孟達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道:“不冤枉,臣罪大惡極,擢臣之發,以數臣罪,尚猶未足!”
劉備道:“你輔朕多年,尚算勤勉。今只斬你一人,你之家小,我按月給以祿糧,你不必掛心。”
孟達感激涕臨,道:“皇上大恩,孟達今生今世無法報答,來世一定結草銜環……”
劉備低下頭,揮揮手,道:“帶下去交赴刑部,明正典型。”羽林軍上前,押著孟達去了。
司馬懿道:“劉封伏法,可餘黨眾甚,請問皇上該如何處治?”
劉備道:“曹魏以嚴刑峻法而失江山,朕豈能效尤?隴西之事,應分別首從,不可一體誅殺。幾個帶頭鼓動封兒造反的,殺了也就是了,其餘盡皆原宥。”
司馬懿道:“那劉封私下招募的死士呢?”
劉備道:“這些人多為亡命之徒,身上大都有官司,統統交由刑部議處,按其罪惡輕重量刑。”
司馬懿又道:“安西都督馬超、西平太守彭羕等尚未伏法,請皇上發兵剿捕。”
劉備笑道:“這些人朕自有主張,不日當有好音。還有,劉蒙雖然作惡多端,但死於王事,功過相抵,便饒了他一門老幼吧。張氏也不必追回了,就算是劉蒙的妻子,劉蒙原來的產業,也都還給他的後人,具體事宜,孔明你下去和幾位大臣商量一下,拿個方案出來。”
諸葛亮應道:“是。”
劉備嘆了口氣,道:“世上是是非非,真的很難說清楚,若是當日仁祿要了劉蒙的命,這會誰來救仁祿一命?”
賈仁祿心頭一酸,眼淚又忍住掉了下來。
劉備道:“薛珝死了?”
賈仁祿道:“正是,不過關於薛珝,臣也有話要說。”
劉備道:“怎麼了?”
賈仁祿道:“他是劉蒙至交,聽了劉蒙良言勸告,也早已認識到錯誤,棄暗投明,這幾年他一直暗中將皇后的訊息透露給臣。”
劉備道:“哦,有這事?”
賈仁祿道:“嗯,圍住承明殿的侍衛都是伯約精心挑選的,本來是想保護殿中諸人,誰曾想薛珝突然失心瘋,自己往刀口上撞,當真死得莫名其妙。”
劉備道:“他也做了不少壞事,死了也不算無辜。他也功過相抵吧,只罪一身,不可誅連。人命至重,像這樣的大案,一個不好,死者上萬,其中大多都是冤枉的,如此草菅人命,江山豈能久長?劉封、孟達、彭羕、皇后謀逆一案,就由孔明、長文及刑部會同審理,無枉無縱。”
諸葛亮、陳群應道:“是。”
劉備道:“那日朕被依娜當成仁祿擄至未央宮,隨即與仁祿換了裝束,畢竟要朕扮仁祿和依娜朝夕相處,非露出破綻不可。朕這幾日一直呆在宣室殿,對外界之事一無所知。聽說皇后分勉時難產,危在旦夕,可有此事?”
賈仁祿道:“有這回事。”
劉備關切道:“後來怎麼樣了?”
賈仁祿道:“多虧樊太醫手段高明,硬是從死神手裡將皇后的小命給拉了回來。”
劉備道:“那孩子呢?”
賈仁祿道:“孩子也十分平安。”
劉備道:“男孩還是女孩?”
賈仁祿道:“是個公主。”
劉備點點頭,道:“她與朕夫妻一場,她對朕不仁,朕卻不可對她不義。傳旨將皇后廢為庶人,關入石渠閣,反省己過,終生不得出閣一步。”
這是劉備的家事,眾人當然不好說什麼,何況無期也算是不輕的刑罰了,當下胡亂答應。
承明殿,劉皇后看著襁褓中的女兒,長吁短嘆,淚流滿面,一句話也沒有說。
過了良久良久,一內侍高舉聖旨,走了進來,道:“皇上有旨,皇后娘娘接旨。”
劉皇后騰地站起,叫道:“皇上,永兒登基了!我是太后,快放我出去!”
那內侍是孫尚香那邊的人,對劉皇后可是恨之入骨,冷笑道:“你別夢了,實話告訴你皇上福大命大,根本就沒死!”
劉皇后啊地一聲,道:“沒死,這怎麼可能?”
那內侍道:“前幾日是太傅大人在宮中假扮皇上,他老人家神通廣大,你們如何能害死他?”
劉皇后道:“怪不得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