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頁)
憲法第四十八條,授與他緊急權力,根據總統命令列使政府職權。據梅斯納的說法,這位將軍還要求“暫時取消”國會,並且坦率地承認,他將不得不把他的政府轉入“軍事獨裁”。施萊徹爾施盡了計策,到頭來仍回到已本在12月間所處的地位,但是現在他們兩個人所扮演的角色已經顛倒過來了。當時巴本要求授予緊急權力,而施萊徹爾加以反對,建議由他自己在納粹黨的支援下組織一個多數派政府。現在堅持要進行獨裁統治的是這位將軍了,而狡猾的狐狸巴本卻向老元帥保證,他能夠拉攏希特勒組織政府,在國會中擁有多數的'182' 支援。無賴漢和陰謀家就是這樣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
興登堡提醒施萊徹爾,他自己當初在12月2 日推翻巴本政府時所提出的理由,並且告訴他說,這些理由現在仍舊有效。他吩咐施萊徹爾回去設法在國會中爭取多數的支援。這麼一下,施萊徹爾就完了,而且他自己也明白。
凡是知道這個內情的人也都知道這一點。戈培爾就是少數知道內情的人之一,他在第二天的日記中說:“施萊徹爾這個使這麼許多人垮過臺的人,隨時都可能垮臺。”
他垮臺的日子最後在1 月28日正式來到了。那一天,他晉見總統,提出他的政府的辭呈。興登堡對這位感到幻滅的將軍說:“我一隻腳已經踏進了棺材,我不敢說,我將來在天堂中對這個行動不會感到遺憾。”而施萊徹爾的答覆是:“在這次背信之後,先生,我不敢說你會進天堂。”從此之後,他在德國曆史中就很快地銷聲匿跡了。同一天中午,巴本受總統之託,探索“在憲法條件的範圍內”組織一個以希特勒為首的政府的可能性。一個星期以來,這個狡猾的野心勃勃的人一直在想在最後一刻背叛希特勒,再一次擔任一個在休根堡支援下的總統內閣的總理。戈培爾在1 月27日的日記中說:“仍有可能,巴本將再度出任總理。”
一天以前,施萊徹爾曾派陸軍總司令馮·哈麥施坦因去見總統,警告他不要選用巴本。在柏林當時瀰漫著的迷魂陣般的陰謀網中,施萊徹爾在最後一分鐘突然贊成以希特勒來代替他了。興登堡卻向陸軍總司令保證,他無意任用“那個奧地利下士”。
第二天,1 月29日那個星期天,是個關鍵性的一天,各個陰謀家都在拼命玩弄最後一手,使得首都充滿了各種各樣互相矛盾的驚人謠言,不過並不是所有謠言都是毫無根據的。施萊徹爾再次派遣忠實的哈麥施坦因去興風作浪。這位陸軍總司令找到希特勒,再一次提醒他,巴本可能把他拋棄掉,納粹黨領袖最好還是同已經下臺的總理和陸軍結盟。希特勒對此不感興趣。他回到凱撒霍夫飯店,同他的助手們一起喝咖啡吃蛋糕,就是在這時候,戈林帶來了訊息說,元首明天將被任命為總理。
那天晚上,納粹黨的首領們部在帝國總理廣場戈培爾寓所慶祝這個重要的訊息,這時施萊徹爾又派了一個使者,帶來了驚人的訊息。這個使者是瓦爾納·馮·阿爾文斯勒本,他對陰謀的興趣之大竟到了這樣的程度:如果一時沒有陰謀,他自己就製造一個。他告訴正在慶祝的人們說,施萊徹爾和哈麥施坦因已命波茨坦衛戍部隊進入戒備狀態,準備劫持老總統到紐臺克去,建立軍事獨裁。這種說法大大地誇大了實際情況。這兩位將軍可能有此想法,但是可以肯定他們還沒有采取任何行動。但是,納粹黨人'183' 一驚之下,變得歇斯底里起來。戈林急急忙忙拖著他那肥大的身軀,穿過廣場,去向總統和巴本報警。至於希特勒做了什麼,他自己後來是這麼描述的:我對這一' 軍事' 政變計劃的第一個反應是:派人去找柏林沖鋒隊長馮·赫爾道夫伯爵,透過他把柏林的全部衝鋒隊員都動員起來。同時我指示能夠信託的警察局方面的韋克少校,準備派遣6 營警察突然佔領威廉街??最後,我指示馮·勃洛姆堡將軍(他已被選定為未來的國防部長)在1 月3 O日上午8 時抵達柏林時立即前去見老頭子,向他宣誓就職,這樣,就可以處在國防軍總司令的地位上去鎮壓掉任何可能的政變嘗試。瓦爾納·馮·勃洛姆堡將軍當時正代表德國在日內瓦參加裁軍會議,揹著施萊徹爾和陸軍總司令——在這個瘋狂的時期裡,一切事情都是揹著某一個人做的——把他召回來在希特勒一巴本內閣中擔任國防部長的,並不是希特勒,因為他還沒有當權,而是興登堡和巴本。正如希特勒後來所說的,勃洛姆堡將軍是早已得到希特勒的信任的一個人,受到他在東普魯士的參謀長、一個直言不諱的納粹同情者瓦爾特·馮·萊希瑙上校的很大影響。當勃洛姆堡在1 月30日一早到達柏林的時候,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