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3/4 頁)
分重視他的意見——只有這樣納粹統帥自己,才能決定德國要不要向日本作出正式保證的問題。
12月4 日夜間,外交部長顯然已得到元首同意簽訂條約的命令,在深夜3 點的時候,他給大島將軍送去一份條約草案。條約載明德國將與日本一同對美國作戰,井同意不單獨媾和。裡賓特洛甫在毅然孤注一擲,跟著元首改變了兩年來一直頑固堅持的政策之後,不由得希望他的盟國義大利也能迅速仿效行事。
昨晚被裡賓特洛甫鬧得通宵不安[齊亞諾在12月5 日日記中開頭寫道]。他兩天以來遲遲未給日本答覆,現在卻1 分鐘也不能等待了。夜間3 點鐘,他派馬肯森[大使' 來訪,送來一份關於日本參戰和同意不單獨媾和的三國條約的草案。他們要我叫醒領袖,但我沒有照辦。領袖很高興。
日本人方面現在己得到一個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都已贊同的條約草案,但是兩人都還沒有簽字,這使他們還是放心不下。日本人懷疑元首之所以拖延,是因為要求得到交換條件:若要德國參加日本對美國的戰爭,日本就必須參加德國對俄國的戰爭。日本外相在11月30日發給大島的電報指示中,就一旦德國人和義大利人提出這個棘手的問題時該如何應付,發出了幾點指示。
如果' 他們' 問起我們對蘇聯的態度,告訴他們:我國政府已在7 月間發表的宣告中澄清了我國對俄國的態度。告訴他們:我國現時的南進行動,並不意味著放鬆對蘇聯的壓力;如果俄國與英美進一步攜手合作,對我國採取敵對行動,我們準備傾全力對付。但在目前,集中力量用於南方對我有利,我們暫時不對北方採取任何直接行動。
12月6 日到了。這一天,朱可夫在莫斯科前線發動反攻。德'891' 軍在風雪嚴寒中踉蹌後退,這使希特勒有更多的理由要求接受他的交換條件。東京的外務省為這個問題感到十分不安。海軍特遣艦隊現在離珍珠港已不遠,珍珠港已在航空母艦上的飛機的航距之內。迄今為止,美國軍艦或飛機一直沒有發現這支特遣艦隊,這真是個奇蹟。但是,它還是隨時有被發現的可能。
東京給在華盛頓的野村和來棲發去一份很長的電報,指示他們於第二天,即12月7 日星期日午後1 時正拜訪赫爾國務卿,告訴他日本拒絕美國的最新建議,並著重說明,談判“實際上已經破裂”。東京現在拼命要求柏林提供書面的支援保證。但是日本軍閥對德國仍然沒有推心置腹,沒有把第二天即將對美國進行攻擊的訊息告訴他們。但是他們越來越擔心,除非日本同意不僅對美國和英國作戰而且也對蘇聯作戰,希特勒可能不肯作出保證。東鄉無計可施,只得再給大島大使發出一份很長的電報,要求他盡力在俄國問題上拖延一下德國人,除非萬不得已不要讓步。日本的陸海軍將領們儘管自欺欺人地認為自己有能力對付得了美國和英國,但總還算清醒地認識到,即使有德國的幫助,日本也不能同時再與俄國交戰。東鄉在那個決定命運的星期六(12月6 日)發給大島的指示和其他被截獲的電報一樣,被赫爾國務卿的譯電專家翻譯出來,使我們能夠窺見在這最後關頭日本對第三帝國所玩弄的外交手腕。
我們希望在戰略上的條件成熟以前,避免??與俄國發生武裝衝突;因此,要使德國政府瞭解我們的這種處境,並與他們進行商談,使他們至少在目前不要堅持在這方面交換外交照會。
向他們詳細解釋:雖然美國在向蘇聯運送物資??這些物資的質量不好,數量也不大。一旦我們對美國發動戰爭,我們將截獲美國開往蘇聯的一切船隻。此點務望盡力取得諒解。
但是,如果裡賓特洛甫仍堅持要求我方在這個問題上作出保證,由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別無他法,只有發表一項??宣告,大意為:我們在原則上將阻止美國透過日本海面向蘇聯運送作戰物資;同時也使他們同意,允許發表補充宣告,大意為:如果從戰略上考慮,我們仍有必要避免蘇聯對日本作戰(我的意思是,我們不能截奪蘇聯的船隻),就不能徹底執行這項保證。'892' 如果德國政府拒不同意' 上述辦法' ,並以我國參戰並締結一項不得單獨媾和的條約為他們同意的絕對條件,那我們別無他法,只有暫緩簽訂這項條約。
日本人其實無須這麼擔心。希特勒並不堅持要求日本在對美英兩國作戰的同時,也對俄國作戰。原因是為什麼,不僅東京的軍國主義者或其他任何人不明白,也是違反邏輯和難以理解的。雖然,如果希特勒堅持的話,可以想像,戰爭的程序也許就會不一樣了。
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