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1/4 頁)
��芩玖罹】旄�荼局噶鈧貧�蘋��蛭姨岢魷晗副ǜ媯��迅髦智榭鏊媸北ǜ嫖搖��L乩趙詘閻噶罱桓��木�陸�烀侵�埃��蛩�切�亮飼┦鶉掌諭��10月9 日的秘密備忘錄,這份備忘錄是這位前奧地利下士所寫的令人印象最深的檔案之一。這份備忘錄不僅表明希特勒從德國人的觀點出發對於歷史的理解,還表明他有傑出的軍事戰略和戰術思想,同時也表明他對於西線戰事的發展與結果具有預見,這一點不久就將得到證實。他說,自從1648年的繆恩施特' 威斯特伐利亞' 條約結束了德意志第一帝國以來,德國同西方國家之間就一直在進行著鬥爭,這是“一場無論如何都要打個明白的鬥爭”。但是,自從在波蘭取得了重大勝利之後,只要不“危及”德國在波蘭的既得利益,“我們並不反對立刻結束戰爭”。
但是研究這一方面的可能性,哪怕是對這種可能性加以考慮,都不是本'645' 備忘錄的目的,我只準備談另一個問題:繼續戰鬥的必要性……德國的戰鬥目標,是從軍事上一勞永逸地迅速解決西方問題;也就是說,摧毀西方國家的力量和能力,使之永世不能再反對德國人民在歐洲的國家鞏固和進一步發展。
這一長遠目標對外講來在宣傳上將不得不作種種適應……這並不改變我們的戰爭目標。這個目標現在是而且永遠是摧毀我們的西方仇敵。
將領們對這樣倉促地在西線發動進攻曾經表示反對。可是他告訴他們,時間是站在敵人那一邊的,他提醒他們,波蘭的勝利之所以可能,是因為德國實際上只有一條戰線。這種形勢仍未改變——但是又能維持多久呢?沒有任何條約或協定能夠有把握地保證蘇俄永遠保持中立,目前,一切情況都不利於俄國放棄中立。但過了8個月、1年,乃至於幾年,這種局面就可能會改變。近年來,各方面的情形都說明條約的不足憑信。防禦俄國進攻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地顯示德國的力量。至於義大利,“義大利支援德國是否有希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墨索里尼是否活著,以及德國是否能有更大的新勝利去吸引那位領袖。在這裡,時間也是個因素。比利時和荷蘭的情況也是如此,這兩個國家有可能在英、法的壓力下放棄中立,這是德國不能坐待其發生的事情。甚至對美國來說,“也應當認為時間是不利於德國的”。
希特勒承認,持久戰對德國有很大的危險,他列舉好幾個危險的因素。友好的和不友好的中立國家' 他好像主要考慮的是俄國、義大利和美國' 有可能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那樣被拉到敵對的一邊去。而德國“有限的糧食和原料基地”,也會使德國難於取得“物資進行戰爭”。他說,最大的危險是魯爾的地理位置易受攻擊。一旦德國這個工業生產的心臟遭到破壞,就會“導致德國戰爭經濟的崩潰,從而喪失抵抗能力”。
必須承認,在這篇備忘錄裡,那位前奧地利下士一方面顯示了他對於戰略戰術的驚人理解力,可是同時也顯示了他為人絲毫不講道德。有好幾頁論述了坦克和飛機在波蘭戰役中所發展的新戰術,並且詳細地分析了這種戰術如何在西線戰場上運用以及具體地在什麼地方運用。他說,最主要的是避免1914—1918年的那種陣地戰。裝甲部隊必須用來進行決定性的突破。不得使裝甲部隊陷身於比利時城鎮的迷魂陣般的大街小巷中。根本不必用它們去攻城,而是……用來保持大軍通暢無阻地前進,並在找出敵方防'646' 守薄弱的陣地後以密集的兵力進行大規模的突破,以打破戰線僵持不下的局面。
這對未來西線戰局是驚人精確的預測,今天讀到它的時候,人們不禁要問,在當時的盟國方面為什麼就沒有一個人能有這樣的見地?
希特勒在戰略方面的見地也是卓越的,他說,“唯一可能進攻的地區”是透過盧森堡、比利時和荷蘭,首先應該記住兩個主要的軍事目標:摧毀荷、比、法、英的軍隊,從而在海峽沿岸和北海之濱取得立足之地,這樣德國空軍就可以從這裡起飛對英國進行“無情的轟炸”。
他回過頭來又談戰術問題時說,最重要的是隨機應變!
這一戰役的特殊性質,可能使我們有必要最高度地運用隨機應變的策略,在某些地點需要集中超過一般比例的進攻或防禦的兵力' 比如坦克或反坦克部隊'。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又需作低於一般比例的集中。
至於進攻的時間,希特勒告訴他的那些滿心不情願的將領們說,“不能開始得大早。但是隻要有可能,無論如何必須在今秋發動”。
德國的海軍將領們與陸軍將領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