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第3/4 頁)
,希望我們征服波蘭以後,俄國會與我們為敵。敵人沒有估計到我有這樣大的決心。我們的敵人是小蛆蟲,我在慕尼黑已經領教過他們了。
我深信斯大林是不會上英國人的當的。只有瞎了眼的樂觀派才會相信斯大林會傻到看不穿英國人的打算。維持波蘭的存在對俄國人並沒有什麼好處……李維諾夫的免職是決定性的。對我來說,這就像轟的一聲炮響一樣,顯示了莫斯科對西方國家態度轉變的跡象。我逐步對俄國作了轉變,我們借商務條約轉入了政治談判。最後俄國人提議簽訂一項互不侵犯條約。4 天以前,我採取一項特別步驟,結果,俄國在昨天宣佈它願意簽字了。同斯大林的個人接觸已經建立了。裡賓特洛甫後天就要去簽訂條約。波蘭現在已處在我要它處的地位了……摧毀英國的霸主地位已經開始了。我已經完成了政治上的準備,底下的路要由軍人來走了。底下的路要由軍人來走了,這就是說,如果張伯倫不再來一個慕尼黑的話。“我只怕,”希特勒對他的將領們說,“有些Schweinehund會提議調停。”
到這裡,會議中斷,大家吃中飯去了。不過在吃飯以前,戈林還曾對元首表示感謝,感謝他給大家指出了道路,並且向他保證三軍一定儘自己的天職。
希特勒下午的演說主要是用來給他的軍事首腦打氣,設法使'532' 他們堅強起來擔當面前的任務。從所有3 份粗略的筆記都可看出這番話的性質。我們必須有最堅強的鐵一般的決心。在任何情況面前都不容退縮。每一個人都必須認清我們已經下定決心從一開始起就同西方國家作戰。一場生死的鬥爭……長期的和平對我們不會有什麼好處……一種大丈夫的氣概……我們的人比他們強……對方比我們弱……我國在1918年所以崩潰是因為精神上準備不足。腓德烈大王所以頂得住,只是因為他堅忍不拔。打垮波蘭是第一件要做到的事。目標是消滅有生力量,而不是為了到達一條規定好的界線。即使西線爆發戰爭的話,打垮波蘭仍然是首要目標。由於季節的理由,必須速戰速決。我將提出發動戰爭的宣傳上的理由——不必管它講得通,講不通。勝利者在事後是沒有人問他當初說的是不是實話的。在發動戰爭和進行戰爭時,是非問題是無關緊要的,緊要的是勝利。心要狠!手要辣!
8000萬人民一定要得到他們應得的權利……誰強就是誰對……心要硬,不要發慈悲!要心如鐵石,不要有憐憫!誰若是仔細想過這個世界的道理的話,誰就懂得它的意義就在於優勝劣敗,弱肉強食……
元首這時的情緒已到了條頓式盛怒的程度,在大發了這樣一通尼采式的訓誡以後平靜了下來,對馬上要進行的戰役發出了幾點命令。最根本的是速度。他對德國軍人有“不可動搖的信任”,如果發生任何危機的話,只可能是因為司令官喪了膽。第一個目標是要從東南方楔入維斯杜拉河地區,同時從北方楔入那累夫河和維斯杜拉河之間的地區。他說,軍事行動決不能受他在打敗波蘭以後可能對波蘭所作的處置的影響。不過對這一點他說得很模糊。他說,新的德國邊疆將根據“確當的原則”來決定。可能他會在德國與俄國之間成立一個小小的波蘭緩衝國。
他最後說,開戰的命令將在以後下達,很可能在星期六'8月26日' 早晨。
第二天,8 月23日,在最高統帥部各局首長會議以後,哈爾德將軍在日記裡寫道:“Y日已確定在8 月26日' 星期六'。”
莫斯科盟國談判的僵局
到8 月中旬的時候,西方民主國家同蘇聯之間在莫斯科的軍事談判事實上已陷於停頓——在這方面,波蘭人的不肯妥協要負主要責任。大家還記得,英法軍事代表團坐了一條慢船到列寧格勒以後,於8 月11日到達莫斯科,剛好在出使失敗的斯特蘭先生離開這個俄國首都一星期之後。斯特蘭能把同俄國人談判這個困難而不愉快的差事交給將軍們去辦,顯然感到如釋重負。現在需要趕快擬定的是一項軍事條約,其中將詳細規定在什麼地方,以何種方式,用什麼武力來對付納粹軍隊。但是據英國方面對軍事談判的詳細記錄和英國代表的報告透露,英法軍事代表團不是派到莫斯科去討論細節的,而是討論“一般原則”的。雖然如此,俄國人還是堅持要立即著手討論實際的具體的而且——在英法方面看來——難辦的問題。對於英法方面由杜芒克將軍在第一次會議上所宣佈的原則,伏羅希洛夫的反應是,它們“太抽象、太不具體了,沒有使任何人承擔做任何事情的責任……我們在這裡開會”,他冷冷地說,“不是為了作抽象的宣言,而且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