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3/4 頁)
來莫斯科”。他來的時候“將由元首授以全權,來全面地而且最後地解決全部問題”。裡賓特洛甫補充說,到了莫斯科以後,他將能夠“考慮俄國人的願望”。
什麼願望?德國人現在已不再兜圈子了。
我也將能夠' 裡賓特洛甫接著說' 簽訂一項特別認定書,明確規定締約雙方在這個或那個外交政策問題上的利益;例如在波羅的海地區劃定勢力範圍的問題。然而,這種解決只有口頭討論才辦得到。這一次,大使決不能從俄國人嘴裡得到一個“不”字。
請你強調' 裡賓特洛甫最後說' ,德國的外交政策在今天達到了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點……請你一定要求對方迅速同意我訪問莫斯科,並且有力地反對俄國人任何相反的意見。在這一點上,你必須牢牢記住這樣一個決定性的事實,即公開的德波衝突可能很快爆發,因此,我能立即訪問莫斯科是我們最大的利益。
8 月19日是決定性的一天,讓德國潛水艇和袖珍戰鬥艦開赴英國海面的命令一直壓在那裡,要等莫斯科來了迴音才發。這些'525' 艦艇要是打算在希特勒預定發動戰爭的日期9 月1 日到達指定地點的話,它們本應該馬上出發的,因為剩下的時間已只有13天了。
受命突襲波蘭的兩路大集團軍也應該立即進入陣地了。
柏林,特別是上薩爾斯堡,空氣的緊張幾乎叫人不能忍受。希特勒和裡賓特洛甫神經質地等待著莫斯科的決定。外交部那一天的各種文電透露了威廉街這種緊張不安的感覺。施努爾博士報告同俄國人關於貿易協定的談判已經在前一天晚上“達成完全協議”後結束了,但是蘇聯卻拖著不肯在上面簽字。他說,簽字儀式本來要在今天'8月19日' 中午舉行,但是到了中午,俄國人又打電話來說,他們得等莫斯科來的指示。施努爾報告說,“顯然,他們是得到了莫斯科的指示,為了政治上的理由而拖延簽字”。從上薩爾斯堡,裡賓特洛甫又給舒倫堡發去了一份“特急”電報,要他一定用電報報告莫洛托夫所說的任何一句話,或者足以表明“俄國人的意向”的每一個跡象,但是這天白天,從大使那裡一共只收到了一份電報,那是照轉蘇聯通訊社塔斯社在莫斯科的一則闢謠宣告。塔斯社否認外傳俄國和英法軍事代表團之間已在遠東問題上陷於僵局,不過,它又說3 國代表團在“完全不同的問題上”存在分歧。對希特勒來說,這是一個訊號——還有時間,也還有希望。然後,到8 月19日晚上7 點10分,那份望眼欲穿的電報終於來了。
機密特急蘇聯政府同意德國外交部長在經濟協定宣告簽字以後一星期到莫斯科來。奠洛托夫說,如果締結經濟協定的訊息明天公佈的話,德國外交部長就可以在8月26 日或者27日到達莫斯科。莫洛托夫交給了我一份互不侵犯條約草案。
關於我今天同奠洛托夫所作的兩次談話的詳細報告以及蘇聯草案的全文將立即用電報發上。舒倫堡據大使報告,8 月19日下午2 時在克里姆林宮開始的第一次談話繼續了一個小時,進行得並不很好。看起來,似乎無法一下子迫使俄國人接待德國外長,“莫洛托夫堅持,”舒倫堡在電報中說,“即使要在大體上確定訪問的日期,目前也是辦不到的,因為那需要充分的準備……對於我再三指出而且極其強調的必需趕快的理由,莫洛托夫答稱,迄今為止,甚至第一個步驟——締結經'526' 濟協定——都還沒有完成。首先,經濟協定要簽字並公佈,而且要在國外發生預期的影響。然後才輪得到互不侵犯條約和議定書。“莫洛托夫顯然毫不為我的異議所動。莫洛托夫聲稱,他已把蘇聯政府的觀點告訴了我,已經再也沒有別的話要補充了,在這以後,第一次談話就結束了。”
但是,很快,他就有話要補充了。
“這次談話結束以後還不到半小時,”舒倫堡繼續報告說,“莫洛托夫通知我,要我在下午4 點30分再到克里姆林宮去見他。他為麻煩我表示歉意,並且向我解釋,他已經向蘇聯政府作了報告。”
接著,這位外交人民委員就交給這位又驚又喜的德國大使一份互不侵犯條約草案,並且告訴他,如果貿易協定能在明天簽字並公佈的話,裡賓特洛甫就可以在8 月26日或者27日到莫斯科來。
“莫洛托夫並沒有對他突然改變主意舉出什麼理由。”舒倫堡在電報上補充說,“我猜想是斯大林過問了這件事。”
這個猜想無疑是正確的。據丘吉爾說,蘇聯想同德國簽訂條約的意圖是斯大林8月19 日晚上向政治局宣佈的。從舒倫堡的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