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1/4 頁)
�辛朔錘吹撓⒂魯逕保�械納踔梁偷腥私�辛稅茲姓健W詈螅��惺���站�鏊�踴嘏��靼鍛猓�漵噯�勘幌�穡�嗲辶伺���兜娜�咳站��
惠通橋阻擊戰雖然是一次小規模的區域性戰爭,但它的戰略意義卻是非常重大的。它嚴重地挫敗了日軍攻陷臘戍以來的囂張氣焰。自5月5日至8日,先後繳獲日軍輕重機槍、步槍80餘支,擊斃日軍2百多人,有力地阻止了日軍繼續東進的企圖。保住了保山這個滇西重鎮和糧倉,為以後兩年的怒江對峙,準備反攻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二怒江對峙
惠通橋阻擊戰的勝利,使國民政府軍委會軍令部感到欣慰,因為自“同古保衛戰”以來中國軍隊就沒再打過什麼勝仗。欣慰之餘,軍委會軍令部對當時日軍的情況做出了一個錯誤的判斷,認為沿滇緬公路東進的日軍,只是為了施行追擊任務而臨時編成的一支快速部隊,最多不過二三千人,孤軍深入,不能持久。因此,蔣介石於5月主3日電令第十一集團軍宋希濂舉行反攻,雲:“我軍務於筱日前設法佔領(騰衝),如果敵軍負隅固守,則我軍攻城武器未到以前,不必攻緊,亦可派一有力部隊監視城敵,而我之主力,應直向騰衝西北西南地區,確實佔領以後,即兵力回蓮山、盈江,梁河、瀘水各縣道路每路派一至兩連兵力,另派一營兵力,向密支那、八莫間之新波(Sinbo)方向星夜挺進,迎接第5軍之主力”'注:蔣委員長致保山軍事委員會軍令部次長林蔚轉示遠征軍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佔領騰衝電,《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二編作戰經過(三)第318頁。'。根據這一命令,宋希濂兵分三路,一路反攻騰衝、龍陵,一路向騰衝西南地區之蓮山、盈江、梁河等地前進,一路以一個加強連向密支那、八莫地區挺進,迎接入緬第5軍回國。
當時宋希濂部的兵力情況是這樣的:第36師在惠通橋正面阻敵,預備第2師在保山集結待命,第88師處於運輸之中,僅有一個團到達保山,第87師尚在昆明待運,新編第39師是否調動尚未確定。作戰部署為:在保山已集結完畢的預備第2師,在惠通橋附近渡江向騰衝前進,第88師在惠通橋下游的攀枝花渡江繞攻龍陵,第36師渡江正面攻擊日軍,後到的87師派出一個團配合88師進攻龍陵。截止5月22日,擔任反攻騰衝、龍陵、松山的部隊全部渡江完畢,到達攻擊準備位置,預備第2師一部已深入到騰衝西南地區。第5軍的200師主力和第5軍兩個補充團在預備第2師的掩護下,經騰衝北面到達怒江上游的瀘水縣,然後渡過怒江回到保山附近的漕澗休整。
5月23日起,到達攻擊準備位置的各部隊開始向騰衝、龍陵、松山的日軍進攻。並分別以一部攻擊騰龍(騰衝-龍陵)、龍松(龍陵-松山)公路上的日軍各據點。由於沒有炮兵配合,難以摧毀敵人的工事,加上各種彈藥糧食補給不及,致使這次攻擊只持續進行了5天,傷亡甚大,未收到預期的成果。5月28日,第88師264團在龍松公路上擊斃了一個日軍大隊長,獲得日軍第56師團的作戰計劃一份及地圖一張,方知日軍第56師團全部在騰龍地區,分別為騰北、騰衝、龍陵、臘猛(松山)、芒市、新濃等6個守備區,其師團及直屬部隊駐芒市。另外,日軍第15軍司令飯田中將非常重視怒江正面戰況,特命令第18師團抽出第56聯隊、55聯隊和山炮兵第1大隊增援第56師團,整個騰龍地區日軍的總兵力約2萬人左右。當國民政府軍委會軍令部得到這一情報後,蔣介石於5月31日下令,第11集團軍停止進攻,主力部隊撤回,固守怒江,留置一部分在怒江兩岸從事遊擊'注:宋希濂:《遠征軍在滇西的整訓與反攻》第52頁。'。至此,滇西滇緬路上的戰爭,遂演變成為怒江對峙的局面。這個局勢一直相持到1944年5月反攻緬北時為止。期間雖也有多次小規模戰爭,但每次用兵都未超過一個師。
從1942年6月~1943年4月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部成立,為怒江對峙局面的第一年。主要是由第11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單獨擔負滇西戰場的指揮。在這一年的時間裡,第11集團軍除作戰方面經常使用的一個師的兵力控制騰衝以北地區並不斷襲擊騰衝一帶的日軍,同時還經常派出約一個團的兵力襲擊芒市至龍陵、松山間的日軍,收集情報、破壞交通、以及徵購騰龍一帶的糧食解決部分軍需,另外還搞一些重要的事情,尤為突出的是整訓部隊和成立大理幹部訓練團'注:同上,第52~55頁。'。
怒江對峙局面出現時,宋希濂的第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