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第1/4 頁)
天王李煜帶著李乾、玉欣一一向眾多高手含笑問候,到得楊南時,卻躬身誠摯的道:“楊兄,往日小王多有得罪,還請楊兄多多見諒。”
楊南展眉笑道:“海外一別,天王風采如昔,真是可喜可賀,今日棄暗投明、助純王平定長安,昔日恩怨,便隨風而逝吧。”
海外之時,李煜行事囂張霸道,與楊南交手多次,兩人若要說起仇怨,只怕此刻李煜早已死於非命,但楊南已是道教教主、地位尊崇的人物,而李煜卻出身道門,雖是皇叔卻是一錢不值,楊南如何還會與一隻螻蟻計較?
只不過,楊南心中卻瞬息間閃過一個疑問:‘李煜三人那化形秘術連我與蕭儒也看不出來,純王殿下怎會一眼便看出來?’
李煜也知兩人身份今非昔比,垂首道:“多謝楊兄寬宏大量,小王此番便是要將功折罪,以表誠意,這位是安平王李乾、這位……”
李煜在楊南面前毫無霸氣,一一向他介紹身旁二人,待到玉欣長公主之際,楊南插口笑道:“安平王、玉欣長公主,天王不必介紹,貧道也早熟識,不知兩位近日可好?”
第七章 吾鎮山河、定鼎天下!
楊南立在人前,不怒而威、氣勢非常,雖是溫和如風,那一股超然於眾生之上的神采卻自然流露,安平王李乾雖攻於心計、生性狂傲,但見長安城上空楊南連破諸路高手,此時哪敢有半會狂妄,只是拱手笑道:“教主神通蓋世,有勞相問,小王受寵若驚。”
玉欣長公主望著眼前這個丰神如玉、凜然天日的超凡男子,心中頓時百思千轉、柔腸糾結,往日國公府中那個俊美無雙的小國公早已煙消雲散,只剩眼前這個威凌天下、飄然若仙的道教教主!
‘情之何物,令人輾轉反側、百思千量?’玉欣長公主神色複雜的將萬千心思化為一句問候:“阿南可好?”
昔年,玉欣闖入國公府後花園,見到楊南靜坐池畔,幽然長思,那一股落寞孤獨之意令她至今難以忘懷,這一句‘阿南可好?’便是當日所問之語。
楊南轉過臉來,淡淡笑道:“有勞公主問候,貧道一向安好。”
昔日的公主依舊是公主,楊南卻已非楊南,數十年後,再次相見,玉欣將往昔銘記於心,而楊南卻早已忘卻,他此生除了身旁諸女之外,哪會在意眼前這位嬌蠻公主在想什麼?
‘妾意如絲,郎心似鐵……’玉欣見楊南不提往日恩怨,半點也不把自己放在心上,心中閃過一陣悽苦,她倒寧願楊南恨她、憎她,起碼在他心裡也能留下一個影子,只可惜,這位道教仙師一顆心空空蕩蕩,半點影子也沒給她留下……
天王李煜可不管這些兒女情長,只要楊南不計較往昔之事,他千方百計逃出長安、保住性命便大功告成,他望著楊南笑道:“楊兄,今番若能攻入內城,這開國公府就要迎回正主了,往日老國公在時,我等就是想入後花園一見尊顏也是難比登天,今日之後,開國公府該是賓客如雲了。”
老國公楊輔為了保護楊南,嚴令後園為禁地,就是皇子王孫也不得入內,有他三朝元老、不世良臣的威望在,昔日天王李煜等人就是親王之尊也休想見到楊南,此時提及舊事,眾人不禁莞爾一笑,原本隱隱之中的敵意便消失一空。
“天王說笑了,”楊南淡淡一笑,道:“祖父之爵,怎能落在我這出家人身上,我志在仙道,功名富貴有若浮雲,殿下還是先說說這長安八門有何古怪吧。”
楊南問及關鍵之處,眾人神情皆是一振,天王李煜收起嘻笑之色,一臉肅穆的道:“不瞞諸位,我等一干皇族自入長安以來,便如同籠中之鳥,網中之魚,便是肋插雙翅也難飛出長安城去,若不是今日兩軍大戰,長安城內守備疏鬆,縱有化形之術也難逃出。”
楊南笑道:“既是如此,三位如何能逃出這鐵桶般的長安內城?”
李煜點頭道:“李柯數日前舉行登基大典,當著滿朝文武之面將皇位禪讓給楊蘭,若非如此,我們就是想走出長安一步也難,楊蘭自號‘陽聖皇’改朝‘大楊’將今年定為陽聖元年,不知為何,長安內城一干心腹極其忙碌,我三人見純王攻城疾急,心知大變在即,早幾日便憑化形神術逃出內城,若是今日想逃,只怕未必那麼容易。”
“楊蘭與一干心腹極其忙碌?” 楊南聽完眉頭緊皺,他隱隱有種感覺,楊蘭好像在做什麼大事,不僅錦屏山三教大會他不出現,攻取長安他不現身,究竟是什麼大事能令楊蘭如此重視?
蕭儒望著一臉慶幸之色的李煜笑道:“天王可知那位陽聖皇帝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