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第3/4 頁)
楊南將這通幽鏡取出,對元衲、靈衝二人說起這鏡子的神奇之處,元衲倒還罷了,靈衝卻是兩眼放光,一個勁的索要通幽鏡,楊南無奈的道:“師妹,此鏡只能用於鬼界,又是他人相托之物,如何能贈予你?師妹若要,待我下得地府,為你尋幾面來也就是了。”
靈衝也只是一時好奇罷了,倒還看不上這毫無法力的古鏡,聞言便悻悻作罷,楊南將通幽鏡祭起,這通幽鏡上奇光一放,通幽二字悄然浮現,宛若一個門戶,供龍瑤、盤血等人飛身進入。
楊南最後一個進了通幽鏡中,他分出一縷神念便能將這鏡子操控自如,身處鏡中,外界事物卻猶如明鏡高照,一切都清晰無比,通幽鏡飛入深坑之中,無盡的黑氣飄飄蕩蕩,碰上鏡面時果然不再排斥,楊南心喜之下,駕驅古鏡如一條小魚般在黑暗之中穿行。
冥泉非泉,乃是地底無盡深坑之中一股黑氣從地底噴發,直向半空衝去,楊南從上至下,逆道而行,遁飛速度卻依然不慢。
這茫茫黑氣無邊無際,古鏡自放奇光,照亮了黑氣中的情景,楊南在鏡中只見那茫茫黑氣之中不斷衍生紅塵幻象,有舟車人馬、有城池山水、有生離死別、有喜怒哀樂,種種幻境像是一個紅塵世界,述說著一個個或喜或悲的故事。
元衲久在紅塵之中行走,對這幻境由來倒是瞭解,他臉現悲憫的道:“善哉,傳聞人死後為鬼之時,由人界傳行至鬼界,兩界交替間會將新鬼心中記憶留下一些,盡數散落在這茫茫鬼氣當中,修道中人若是道心不堅,很容易為其所迷,終生便無望得長生。”
楊南指著鏡外那種種幻象道:“無欲則剛、無求則毅、無忘乃容,人死後還記掛著前生事物,才會有了諸般魔障,這也算是無數心魔中的一種。”
道心、心魔,是每一個修道中人都會碰上的物事,無論是天才還是庸才,一生修道便一生對抗心魔,楊南為成尊者願,有人敬他、有人畏他、有人罵他,但種種贊同、指責,皆不被他放在心上,如非如此,如何能一心向道,完成尊者願?
兩人說笑間,通幽鏡不知道穿過了多少層地底,這黑氣似是無窮無盡一般,既望不到頭,也看不到尾,楊南疾催通幽鏡飛掠,不知過了多少時辰,通幽映象是一顆天空中下墜的石子,猛的向下墜去。
漫無邊際的黑氣到了這裡,終於到了盡頭,這盡頭處一面是白、一面是灰,灰白兩色形成了一個光牆,中間露出一個小小的孔洞,這無盡黑氣便是從這小縫隙中滲透出來。
楊南指著這灰白兩色的光牆笑道:“此處必是兩界交匯處,若沒有這條黑氣指引,想入地府倒也不容易。”
楊南一催通幽鏡,一道青光瞬間穿過光牆,再睜眼看的時候,已是另一個世界。
凡人說起冥府鬼界,無不將它形容的陰森恐怖,人之畏死,實乃天性,所以便將死亡想得極是可怕,但實際上的冥界又如何呢?
法名地藏!
第一章 冥府鬼界!
楊南到得鬼界之中,只見一處無盡天地盡在眼前,抬望眼之處盡是點點螢光,陰沉天地之間一片星星點點,輕柔飄忽的陰風緩緩掠過,無盡荒涼的大地上城池羅列,一眼望不到盡頭。
這裡沒人,有的全是鬼,新鬼、老鬼、小鬼、大鬼,一個個悽慘慘、悲涼涼,或飄或蕩,或行或立,毫無人間那繁華氣象,再多的鬼魂也只能讓人心生淒涼之感。
荒涼,死寂,蕭瑟,這便是冥界中的氣氛……
‘這便是鬼界?怎的會有這條奔騰巨河在鬼界之中?’楊南越過無數孤魂野鬼,俯望腳下,忽見一條巨河中黑水滔滔,濁浪翻滾,無數白骨殘魂在上面飄浮,巨河寬闊之極,黑幽幽的河面上點點螢光,竟不見一艘渡船停靠。
這河水散著一股悽傷難禁的氣息,新鬼到得此處,有憶起前生的,在河岸邊不禁流出哀傷之淚來。
沿途兩岸之旁,無數鬼魂正茫茫然的站立岸邊,或悲或喜,不一而足。
“傾眾生之怨,匯萬鬼之淚,是為無奈河,此河橫亙南北,南岸為凡、北岸為鬼,過岸之鬼無不在這河上留下前生淚水,所以河水便只漲不消。”
到得鬼界,陰力柔和,從通幽鏡中出來後,靈衝臉上再無一絲調皮,望著冷森森、黑幽幽的無奈河面忽然一臉肅穆。
楊南正想從河面上飛過,卻忽然感到河面上空有一股奇異力量扯著自己向下沉去,這怪力來得蹊蹺,瞬間便讓楊南腳下一空,靈衝秀眉一凝,抖手一指,口吐真言:“絕!!!”
扯著楊南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