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第2/4 頁)
氣來。
一名太監一路小跑從未央宮內跑出來,高聲叫道:“陛下有旨,召御林軍大總管楊蘭、長安總鎮將軍李鐵,中安道行軍大總管應龍……等八位大臣見駕!”
一名白鬚老臣聞言大怒,上前大喝道:“胡說!陛下三月以來從不召我等文臣商議國事,卻只召這些手握重兵的武將,你這太監膽敢假傳聖旨?我打死你這奸賊!”白鬚老臣舉起手中板笏便向那太監打去,身後一眾文臣更是群情湧湧,眼看情勢便要一片混亂。
楊蘭緩緩轉過身來,冰雪一般的眼眸中露出一森寒殺機,他望著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臣們淡淡道:“諸位大人,陛下聖旨,何人敢偽造?陛下病重,你們身為臣子卻在這寢宮之外大聲抗旨,莫不是想造反麼?”
白鬚老臣望著眼露殺機的楊蘭嘿嘿冷笑,“奸賊,汝父不幸,有你這逆子!你當老夫怕死麼?今日我便在這未央宮前站著,看你這總攬禁宮的大總管又能耐我何?”
楊蘭眼中殺機一濃,瞬間又消失不見,他浮起一絲笑容,拱手向老臣道:“馬老丞相,你接替家父為國盡忠職守,一腔忠誠我很敬佩,只是,我楊家父慈子孝,何來逆子一說?念你德高望重,年事已高,我不與你計較。”
馬老丞相推開禁宮士兵,望著重重宮門揮淚大哭道:“陛下!你不召文臣,只召這些武夫,你可知如今天下四分五裂、烽火四起,江山社稷已去半壁,你如何對得起列祖列宗?如何對得起先帝啊……”
禮部尚書、刑部尚書等三省六部文臣一齊垂淚如雨,三個月了,天下之勢已如滾湯沸水,再也等不得了,可是這位病中的皇帝面對群臣請見卻屢屢只召見楊蘭等一干武將,一個文臣竟也不見,這詭異的一幕如何不令眾臣心中大疑?
馬老丞相轉身對眾文臣喝道:“陛下病重,定是有小人從中作梗,我等今日便闖宮見駕,若有罪責我一肩承擔,便是誅我九族也無怨言!諸位大人,今日若不見陛下召見,我等便誓死不還!”
群臣大呼:“唯丞相之命是從!”
數百文臣,一齊高呼,禁宮守衛無不變色,這些文臣個個身居高位,每一個至少都是五品以上的官員,有道是法不責眾,就算楊蘭想殺他們,又怎能盡數殺光?
楊蘭面上升起一絲怒色,隨即又笑道:“馬老丞相,你與諸位大人且請稍候,下官這便進去見陛下,若陛下願見你,自會召見。”
“呸!奸賊!你統霸六城,封鎖禁宮,以武夫管文事,意欲獨霸朝綱,還在這裡惺惺作態!”馬老丞相白鬚怒張,嗔目大罵不止。
楊蘭嘿嘿冷笑,施施然的與一眾武將進了重兵把守的宮門之中。
未央宮中,楊蘭進了皇帝寢殿,笑容滿面的臉上忽然一片冰寒,他望著那跪了一地的宮女太監們,淡淡道:“太子殿下呢?”
大內總管老態龍鍾的上前應道:“楊大人,太子殿下又去了明離宮,說是看看接天祭壇如何了。”
楊蘭不悅的道:“你們難道沒聽見宮外文臣已經群情鼎沸,只差要攻擊宮門了麼?怎麼還讓太子亂跑?天王李煜、安平王李乾正在長安城中看我們的笑話,太子難道不把帝位放在心上了麼?”
大內總管嘆了口氣,搖了搖頭道:“太子殿下一心只關注接天祭壇,老奴苦勸也無濟於事,楊大人,你受先皇重託……”
第四十三章 天下危局!
大內總管說到‘先皇’這兩個字時,忽覺失言,臉上立時一片慘白,楊蘭嘿嘿冷笑道:“好你個閹奴,竟敢信口雌黃,誹謗聖上?左右,給我拉下去斬了!”
大內總管一哆嗦,幾乎要軟下去,一旁侍衛正待動手,“且慢!”一個黑袍青年緩緩從殿門走了進來,他一雙眸子游移不定,似是心神不屬的詭異模樣,這一身黑龍皇袍的男子望著楊蘭淡淡道:“楊卿,這李奴自小陪伴我長大,些許小過,便饒了他吧。”
楊蘭也不去管那太監的死活,向黑袍青年拱了拱手道:“殿下,九龍交紐人皇印可曾降伏?無印,則無詔書,沒有遺詔,殿下如何能明正言順的登基為帝?殿外文臣早就疑心大起,臣也覺事態嚴重,再不處置長安城就要出亂子了。”
楊蘭雖然生性狠辣,卻也知道事態嚴重,沒有人皇印,想名正言順登基根本得不到天下人的承認,宮外那一群文臣皆出身儒門,身後勢力交雜糾結,若是再不決斷,只怕傾刻間便會有一場大變故!
李柯眸中閃過一片迷離之色,揮了揮手道:“一幫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罷了,能鬧出什麼亂子?長安內外雄兵俱在你手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