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麼巨大的代價,一定要殺回南贍部洲,用炎黃部落子孫的鮮血,來祭奠九黎族遭受的莫大恥辱。
諾大一方的北俱蘆洲,遼闊的中部盡是荒漠,往北就是可以凍殺一切的冰川。只有接近海邊才溫暖適宜,九黎族眾和其他部族一起靠海而居,以捕魚為生。這裡不能種植五穀,生產極為匱乏,幾代人的生活非常艱辛。他們始終沒有忘記南贍部洲幅員遼闊的錦繡江山,那裡五穀豐盛,鳥獸齊天,草木繁茂。他們全族人都時時刻刻希望再次殺回去,重新佔據南贍部洲。
逐鹿之戰後,南贍部洲人口銳減,炎黃部落因此元氣大傷,四方妖魔鬼怪乘機作亂。為了穩定天下,軒轅黃帝接受帝師廣成子的建議,將幫助剿滅過南方夷狄的修道士,連同自己在內封為五行天帝。又將剷除妖魔鬼怪的修道士,依據實力的高低封為五行天神、帝君,以便震懾天地間的邪煞之氣。從此,軒轅黃帝因德勝五帝,功蓋千秋,被南贍部洲的華夏一族奉為人文始祖。
軒轅黃帝分封的五行天帝是:東方太昊,西方少昊,南方炎帝,北方顓頊(zhuan xu),中央黃帝;五行天神是:東方句芒,西方蓐收,南方祝融,北方玄冥,中央后土。
但與軒轅黃帝處於同一時期,有數十名修為強橫的世外高人;見軒轅黃帝澤被華夏,世世代代受人崇敬,便心存妒忌,依據他們的實力不同,竟自封為五行天帝,五行天神,五行帝君。南贍部洲的修道界將軒轅黃帝分封的天帝、天神、帝君,稱之為陽五行;將那些自封的天帝、天神、帝君,稱之為陰五行。
至此,陽五行和陰五行勢不兩立。陰五行用盡一切手段給他們豎立救世主的光輝形象,以便受到世間萬物的禮敬膜拜,便處處與陽五行針鋒相對。奈何陽五行修為已達天人之境,早已返璞歸真,不論陰五行如何挑唆,玩弄手段,或者耍弄陰謀,始終被陽五行死死的壓制著。經過數千年的傳承,陰五行的期望至始至終也沒能得逞,最終,只能選擇與陽五行和平共處。
雖然他們之間相安無事,卻利用閒暇之餘,在凡人中選取一些天資聰穎之輩,用來傳承他們的道統。久而久之,這些得道的凡人便在天地間尋找一些山清水秀,福源深厚,靈氣充沛之地來開山立派,傳承他們所繼承的道統。彼此之間,還分出不同的派系。
支援軒轅黃帝的門派有:漂浮於峨眉山金光頂的蜀山劍派,崑崙山三清宮,崑崙之巔的瑤池仙境玉虛宮,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太行山的鑄劍山莊,南海普陀山法華寺,東海蓬萊仙島。而支援陰五行的門派,數千年來一直藏匿於不知名的洞天福地,很少見到他們出來走動。
幾千年後,九黎族一干人等共兩千餘人,在九黎族二長老'夫真'的率領下,乘著'大鵬鳥'飛越北冥巨海來到南贍部洲。只因九黎族眾人來的突然,南贍部洲的修道界全然沒有防備。九黎族經過數千年的努力,訓練培養了一大批巫師、修道士、心性殘忍的戰士和勇猛的野獸。
這群人來到南贍部洲後,不分老幼,見人就殺,以致長江以北的百姓,盡數慘遭屠戮,萬里之內荒無人煙。此時,陽五行和陰五行已經成為傳說,誰也不知道他們的去向。倉促之餘,支援陽五行的修道界的各派群雄,在蜀山劍派'白眉天尊'和東海蓬萊仙島'飄渺道人'的率領下,迅速雲集四千多名修為精湛的同道,阻擊夫真率領的九黎族一干人。
雙方修道士之間的戰爭殘酷激烈、驚心動魄,雙方雖然懷著不同的目的,但為了消滅對方,都用盡各種手段,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各種屠戮生民的陣法層出不窮,各種威力巨大的法寶和仙劍漫天飛舞。雙方為了儘快殺死對方,早些結束如此慘烈的紛爭,各種與敵共亡的解體###,尸解###、兵解###,一波接一波。
初次交鋒,勇士的頭顱與寶劍一起崩裂;在陣法的協助下,弱者與強者的身軀頃刻間化為飛灰;仙劍、神劍漫天飛舞,瞬息間斬下頭顱之後,元神與魂魄一起泯滅;因殺死對方而興奮得嚎叫,與身死魂滅地慘叫聲共同響徹雲霄,令天地都為之顫抖。
痛苦的淚水和迸射而出的鮮血匯聚成流,染紅了山川大地;在威力迅猛的法器的掌控下,殘忍的野獸和不論死活的軀體頓然間化為血漿;逐漸冰冷、不分敵我的死屍在巫師的咒語下,又重新站立起來,怒睜著血紅的雙眼,仰天長嘯一聲,再一次衝進戰場。
這是一場沒有任何人性和道義的屠殺,若九黎族失敗,他們的後世子孫又要棲居在荒涼的北俱蘆洲。如若南贍部洲的修道士們失敗,華夏一族,就要遭受前所未有的浩劫。為了讓華夏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