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部分(第1/4 頁)
不過,掠奪性擴張的後果也是嚴重,沒的可搶了,這個國家自然也就完了。所以忽必烈一生才有建設地方的做法。可卻也晚了,即使元朝奪取了南宋幾百年的財富,可也支撐不過許久,隨即就煙消雲散了。
李民感慨一生,不禁隱隱有些後悔:不是專家,推演什麼軍略啊,如今豈不是進退不得?
好在,李民鍛鍊異能,早就練就了心志堅定無比。認定一個方向,永不言退。既然段譽的行軍速度下降,不能在李民預定的江南西路兩軍碰面。李民索性先把江南西路先平定了。反正,李民在離開東南,進軍京師前,也是要把整個大後方都安穩住的。
而要說這江南西路,地方也算不小,除了小縣城之外,有三千軍兵鎮守以上的,就有洪州,撫州,樂安,建昌,吉州,臨江等等。此外,更有建昌軍,臨江軍各兩萬正規軍駐守。
只不過,這些地方的軍兵雖多,可卻是太分散了。並沒有統一指揮。尤其是兩浙等地都反了,這江南西路與大宋朝廷的資訊通道也全都被截斷了。各個州縣,只知道自保,卻有哪個敢串聯防衛的。
若是串聯,恐怕兩浙等地平定後,就該他們這些官員倒黴了。而如此一來,卻是方便了李民。
李民攻略這江南西路的軍略,簡直成了跑馬圈地。那種師道領著三萬的第九騎兵軍,一通跑,這江南西路各地,只是看了那三萬騎兵的雄壯,那就紛紛的開城投降,卻是沒有幾個像樣抵抗的。
唯有臨江軍的抵抗激烈一些,欺負种師道的第九騎兵軍都是馬軍,攻擊力強大,卻是不擅攻城,堅守不出。可誰想,种師道眼看臨江四門緊閉,根本也沒在臨江過多停留,更沒有用騎兵攻打臨江城。徑直的就繞城而過,直撲下一站的新途去了。
可就在那臨江團練使,慶幸不已的時候,慕容博的燕軍隨即就到了。當天夜裡,就翻入了城內,開啟了城門,把燕軍主力放了進來。
這臨江軍在這江南西路,雖然也算是精銳,可比之慕容博的燕軍,那卻是差遠了。那些燕軍的藤甲,一個個都是刀槍不入,其軍兵的身手,更是高超。就算白天正面作戰,哪怕是有著燕軍幾倍的兵力廝殺,也未必是燕軍的對手。何況還是那燕軍偷襲,展開了最強的夜戰,混戰,巷戰。
此等戰法,就是種家軍,折家軍這等大宋的王牌主力邊軍,那都不是對手,何況是沒有這方面準備的臨江軍。
一夜混戰,那簡直就是單方面的屠殺,若不是李民的軍規,在佔據優勢的情況下,能俘虜的儘量俘虜,這臨江軍非得全軍覆滅不可。
可就這,臨江軍也是去了一半。
不過,半個多月的時間下來,李民卻是盡佔江南西路。而且,此時呂師囊的堂弟軍師呂助,也有奉李民的軍令,安撫了宜州等地的壯族頭人,幫助方臘平等了叛亂。方臘的軍馬卻是騰出了空來。
此時,方臘也自領兵趕來援助。
第十六卷 第十六回 就怕沒好人
方臘的軍馬到來,當即令李民稍稍擺脫了隨著領土擴大,兵力稍稍不足的窘境。
只不過,朱武卻是稍稍有些擔心。畢竟方臘帶來的部隊,總數實在太多了,雖然李民軍的素質可能要高一些,可數量,卻是少了一半。
不過,李民對此並不擔心。中華自古合兵一處的例子太多了。近代鼎鼎有名的井岡山會師就不說了。就光著大宋,趙匡胤就收了多少帶兵投效的,老楊家,老折家,老高家,不都是麼。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在放眼全國的大局上,自然要吸納一切有用之人。
而且,雖說方臘手下的軍兵忠誠度,遠不如李民直轄的高,可方臘在被李民洗腦後,如今可是鐵了心的跟隨了李民。且,此時敢於和方臘叫板的,也都被方臘與婁敏中收拾了。剩下的已經是全都聽從方臘軍令的了,李民自然放心。當然,這些人,如今依然只是方臘的手下,而不是他李民的手下。
不過,李民在方臘到來後,隨即正式任命方臘為第三集團軍總司令,並擁有六個軍的人事任免權。
如此一來,方臘的地位,在李民這裡,也就是僅次於國主李民、總理李綱、以及第一集團軍總司令林沖,第二集團軍總司令宗澤的實權人物了。再加上李民根本沒有干涉方臘整編軍馬的行動,更給了方臘六個整編軍的名額,方臘手下自然滿意。
當然,方臘原本的兵馬總量,遠遠要高於六個整編軍的名額。可用於安置方臘手下的那些將領,卻是足夠了。足夠方臘的手下各自保有原本的地位和利益了。而後,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