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第3/4 頁)
故此,這王煥倒是有心上梁山入夥。這意料外的反差,弄得宋江那真是哭笑不得。
好在宋江口才便利,三言兩語卻也讓王煥明白了宋江有心走他王煥的老路,也想受招安。
王煥有些感嘆,可最後,不管是為了宋江,還是為了他自身。也只有幫著梁山這些人都轉了正,他王煥才能平安不是。
王煥琢磨了一下,還是知無不言的跟宋江說道:“宋押司。我等受招安,都是朝廷一招就降了的。似宋押司這般,撕了詔書,趕了天使,又屢戰官軍的,若想受招安,若無通天的門路,朝廷是拉不下這個臉面來得。現今,我自身難保,也無法為押司出頭。不過,這附近,卻有三人,也許能為押司出力。”
宋江當即大喜:“敢問哪三人?”
王煥道:“這第一人,就是這濟州太守張叔夜。此人頗有忠義,乃張耆之曾孫,其弟曾彈劾蔡京,若是押司能走通他的門路,向其陳情,此事可通天。當有四成的把握。”
宋江點點頭。記下了,只是他和這張叔夜全無交情,這忠良之輩,更不像那些奸臣一般的好打交情。何況,張叔夜祖上雖然有大功,可這張叔夜現在也不過是一方太守,還正自接待著高俅,此人也只能先記下了。
王煥當下又說道:“這第二人,就是我們這十方節度使的韓存保韓將軍。韓將軍與我等不同,非是綠林出身,乃是將門出身。國老太師韓忠彥的侄兒,若是得他引薦,也可通天。”
宋江聞聽也是歡喜,這可又是一條道。可一樣,也是不熟,當下連問第三人。
聽宋江問這第三人,王煥略有遲疑。可還是說道:“要說這第三人,你們要是走通了,卻是絕對可以平安受招安。只是此人如今正與高俅一黨,受其邀請來討伐你等,恐不會輕易幫得你等?”
宋江當即表示不管如何,先知道是何人也好做打算。
王煥嘆了一下,還是說道:“此人正是當今大宋的道德普惠大國師。”
王煥此言一出,宋江當即都毛了。宋江萬萬沒想到高俅愣把李民都請來了。要知道,宋江原本還打算和高俅僵持一段時日之後,就讓人前往二龍山打通李民的關竅,向朝廷反應一下自家意圖呢。可沒想到,如今李民已經來了。
宋江當即和吳用商議,覺得必須要加緊向朝廷靠攏的程序了。否則,李民都來了,天知道李民會不會來一個水漫梁山。只是,李民神通廣大,不好設計。要想快,也只有向王煥說的另外兩人下手。
其中,那張叔夜乃是濟州太守,坐鎮濟州,有守護一方之責,城高牆厚,本身又是忠臣,恐不好官說。唯有那韓存保,雖然是將門之子,可他領兵征戰,卻是有機會拿下。
而宋江、吳用想得好,高俅配合的更好。那韓存保身為將門之子,如何肯給高俅寫效忠書?高俅自然減其兵馬。美名其:探索敵情。就把韓存保打發出來送死,確是便宜的送給了宋江。
宋江自然不二話的就把韓存保拿下。而後,喝退兵卒,親解繩索的大禮拜道:“小人冒犯了將軍,還請將軍恕罪。”
韓存保疑惑的道:“被俘之身,如何當得將軍參拜?”
宋江應付此等套路,那已經是熟練之極,當即一番殷切言詞,直說的韓存保感動莫名。
稍後,宋江又命人把王煥也請了出來。
王煥早和宋江溝透過了。為了表現其忠義,以及洗白自身,暫時還是裝作沒和宋江有關係,好暗中替宋江說話。
韓存保見王煥出來,當即問候。王煥擇要說了被俘經過,卻沒說自家有心上梁山之事。
宋江待兩人說的差不離了,隨即說道:“二位將軍,今請來相見,切勿相疑。宋江等並無異心,只被濫官汙吏,逼得如此。若蒙朝廷赦罪招安,情願與國家出力。”
韓存保不解地道:“前者有天使來到梁山招安?如何不乘機會去邪歸正?”
宋江正色答道:“一是朝廷詔書,寫得不明。眾家兄弟相疑不敢盡信。二是彼時晁天王性格火爆,容不得傳召之人輕慢……”
韓存保嘆息道:“只因中間無好人維持,誤了國家大事。”
只是,無論是韓存保還是宋江,卻也萬萬想不到,此時的梁山本寨,已經被李民攻破了。沒有情報網路的支援,在外的宋江,卻也如瞎子、聾子一般。
次日,宋江送了王煥和韓存保回去。隨即領軍迴轉梁山,意圖固守,好等韓存保給他帶來好訊息。
而那王煥和韓存保活生生地迴歸,卻是大出了高俅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