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第3/4 頁)
可保得梁山兩年無憂。有這兩年,吳用那下策,卻是絕對比上策更能實施。
宋江情不自禁的想起那句令人沸血的順口溜:要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
第十一卷 第十一回 血戰小樹林
小樹林。
濟州柳縣的一個地名,同時也真有一片林木。從濟州前往梁山,就要穿過這片小樹林。
不過,這片林子,卻絕對的不小。也許,隋唐的時候,這片林子有可能不大。可在大宋建國之後,沒有了燕雲十六的邊關要塞,定下了廣種樹木,防範遼人南下的國策之後,這片小樹林,卻已經長成了茂密的森林。可叫慣了的名字,卻依然還是小樹林。
而今天,王煥領兵一萬,出濟州,前往梁山,也就來到了這片小樹林。
王煥對濟州的地理並不熟悉。聽嚮導說要經過小樹林才能到梁山,也沒怎麼在意。可猛然看到這麼一片茂密的林子,心裡也是忽悠一下子。
要知道,王煥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了。逢林莫入的老話,那也是聽得多了,也認證的多了。有心繞路,可已經來到了這裡,再繞路,曠費時日不說,也讓人笑話膽小不是。
王煥轉念又一想:不過是些山賊村夫,哪知道什麼逗引埋伏。大不了派探馬小心探查一番,也就是了。
王煥隨即命探馬探路再走。
探馬疾行十餘里,穿過小樹林,林間左右三五丈內確無人影,林外老龍口,也無人跡。王煥得報,暗自一笑,覺得自己是有些老了,竟然也變得多疑起來,當即點兵再次前行。
然而,就在王煥的一萬兵馬,排著一字長蛇陣,陸續穿過小樹林時,前方老龍口的山腳後,卻猛地“咣咣咣”的響起一串銅鑼聲。
隨後,老龍口的山灣後,轉出了一哨兵馬,黑壓壓的。約有三千之中,看不到的,卻不知有多少。
王煥當即一驚,隨即有些後悔:怎麼光注意林子了,就沒注意林子外面的山坳後呢?
而這時,當先一騎將,催馬來到近前。只見此將:頭頂金翅盔,身穿黃金甲,雙手持兩杆點鋼槍,胯下雪裡紅,背後兩杆護背旗。金絲綢的旗面,左手旗上書:英雄雙槍將。右手旗下對:風流萬戶侯。
此將非是旁人,正是新進投降了宋江,倒獻了東平府的雙槍將董平。
董平一騎當先,來到大道正中,攔住了去路。大聲喝道:“我的兒,爺爺等候多時了,快快下馬受縛,爺爺留你一個全屍。如若不然,定叫你死無葬身之地!”
王煥領兵在前,聽得那個氣啊:合著我投降了才給我一個全屍,真是好誇口的賊人。
只是,此時敵人正好封住了小樹林的出口,王煥的一萬大軍,大部分還都在林間的路上,急切間,卻是不得出來。王煥不好揮兵而上,只得縱馬上前喝道:“呔!膽大的毛賊!不知老夫王煥在此麼!竟敢攔截朝廷的大軍!摸摸你的腦袋還在麼?若是識趣,趕快下馬投誠,老夫還能向朝廷保舉你一二。否則,難免老夫槍下做鬼!”
董平一聽,哈哈大笑:“老匹夫!休要蒙我。若是朝廷的天使拿了聖旨,還有幾分說道。你還不夠格赦爺爺的罪過。你不就是來剿滅梁山的麼,爺爺就是梁山的好漢。要想過去,拿出真本領來吧!”
王煥一聽,更是氣惱。也不多說旁的,隨即催馬挺槍來扎董平。董平絲毫不懼,雙腿磕膝蓋一撞馬腹,胯下雪裡紅隨即小跑上前,離著王煥兩丈的時候,董平右手槍一搭王煥的槍頭,把王煥的大槍向外一引,左手槍隨即扎出。
就這一下,就把王煥嚇得夠嗆。這大槍,那可不是直杆的棍棒,那槍尖後面,都是有槍檔的。這要是被敵將的右手槍搭住槍頭,掛在一起,收不回來,敵將的左手槍在這麼一紮,那哪有個躲?
好在王煥這些年的功夫也不是白練的,左手端槍,右手一震,槍頭猛地一抖,“啪”的一聲,磕在了董平右手槍的槍桿,把董平的右手槍崩開,卻是沒讓董平的右手槍掛住。同時借勁發力,雙手陰陽一合把,猛用槍桿磕開了董平的左手槍,卻是沒讓董平的左手槍扎到。
隨之二馬交錯,卻是走了一個回合。
董平也很佩服,別看這個王煥老了點,可這反應真不慢,多少大將都不知他董平這雙槍的厲害,被掛住了槍頭,動彈不得,死於他董平的左手槍下,這老傢伙竟然能用蹦槍法躲開了,看起來還是一個對手。
董平心裡這麼想,動作卻一點不耽誤,右膝蓋一點胯下的雪裡紅,雪裡紅隨即就右轉過來,小跑著衝向王煥。
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