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3/4 頁)
是掉錢包,無奈之下只好讓地方官員派車隨行,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這才好點。
原本七天的路程他走了二十一天。足足遲到半個月。對楊門女將的本事,長期居住在開封的安德海自然知道,有半個月的時間,看來他們的交接是早就應該完成了。
皇上想釜底抽薪。如今這薪雖然抽調走了。換來的卻是煤炭。這楊排風久經戰陣,帶兵打仗的經驗可比這個楊士瀚要豐富得多,在他的心裡。皇上這一招還真是得不償失。
安德海能在眾多的太監中脫穎而出,察言觀色的本事自然是有的,從劉病已他們的神色上看,皇上這招釜底抽薪是薪沒抽著,反而有點打草驚蛇了。
打草驚蛇就打草驚蛇罷,安德海其實也並不怎麼放在心上,因為對任何一個留戀權勢的人來說,都不會容允自己的控制範圍內還出現一股自己沒法控制的力量,更何況這股力的掌控者,還是自己以前要追殺的對像。
劉病已既然能從一個小乞丐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做到權勢傾天,這個道理他自然是想得明白的,也無謂打草驚蛇了!
安德海在傳完旨後,既沒有回到劉病已給安排的凌霄閣中,也沒有住到城處的驛站,而是藉故欣賞泗州城的繁華,四處轉悠去了!
他這樣做自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他只不過是想借著遊玩之名,儘可能地打探泗州城的虛實,以便回去向皇上交差,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安德海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機會。
對安德海的伎倆,劉病已自然看得真切,但他也沒有刻意地去阻止,不戰而屈人之兵,適當的量量肌肉也不一定是什麼壞事。
安德海雖然出去了,但劉盲仍然留在候爺府,他是看來皇兄的,不是來泗州城玩的,他只想跟劉病已待在一起。
更主要的是在劉盲的心中,劉賀跟劉病已都是自己的家人,對他們兩人的恩怨他也間接地聽江湖人士講過,也間接的聽朝中大臣議論過,他真心不想他們刀兵相見,所以想在他們中間做個調停。
對劉盲的想法,劉病已自然知道的,對劉盲的期盼,心裡也只是一聲嘆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身在高位則更加如是,很多事情也由不得他們的主觀願望去進行。
劉病已既然想過要對劉盲好點,加上楊士瀚午飯後便將離開泗州城去走馬上任,雖然昨天晚上大家喝得不亦樂乎,但兄弟情深,吃多少喝多少都表達不出他們之間的情誼。
所以中午這餐,劉病已又想親自下廚,卻被楊排風攔住了,對劉病已調拌出的佐料,楊排風可謂是非常的推崇,因此這餐離別宴,她也想親自動手,同時也表達出她對她的小少爺的祝福之意。
對楊排風的廚藝,劉病已可說是放心得很,而小昭跟郭襄見她下廚,很自然地打起她的下手,幫她清菜洗碗什麼的。
至於東方不敗,武功雖然高到極致,但說到廚房裡的事還真不是她的強項,自然沒有進去幫忙,而是陪著劉病已在天井中喝茶。
離別是傷感的,這楊士瀚還沒離開泗州城氣氛就多少有點傷感的味道了,這是楊士瀚的第一次出征,而且還是個半大孩子,雖然他的武功蓋世,但大家對他還真是有點擔心。
按照張丹楓的意思,是從泗州城裡挑選出二十位武功較好的人作為他的親兵,隨時保護著他,同時也可以防止其他意欲不軌的人對他暗下毒手。
對這個建議,楊士瀚並沒有採納,說到單打獨鬥,他是非常推崇這幫江湖好漢的,但說到戰場斯殺,他還是喜歡帶著天波府的兵。
華夏朝的軍制跟其他的朝代有點不一樣,華夏朝採用的是募兵制,而且訓練的人跟帶兵打仗的將軍是兩拔人馬,每當戰事來臨時,便由朝庭臨時點將,然後從訓練場調兵。
兵不識將,將不識兵,這八個字便是對這種軍制的最好詮釋,這種軍制的最大缺點便是戰鬥力不強,最大的優點就是可防止武將兵變。
所以在這種軍制之下,天波楊府雖然世代為將,卻沒有形成自己的軍隊,所以世稱楊家將,而不是楊家軍。
但對天波楊府這樣有著赫赫戰功的武將世家,朝庭為表示恩寵,卻允許他們平常訓練五百親兵,這五百親兵也就是楊家將的核心。
所以楊家將的任何一個出征,安防工作向來都是從這五百親兵裡抽調的,畢竟這些人是自己的訓練的兵,信任度也就相對高許多。
對楊士瀚的出征大家都顯得有點擔憂,惟有劉病已知道這場戰爭的結果是楊士瀚完勝,所以在他的心裡除了離別的傷感外,也沒擔多少心,只是在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