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頁)
黃,“二丫啊,等你清華哥回來以後,我同他商量一下。等他決定了,大娘再厚著臉皮跟你和你姐姐借幾兩銀子籌備。”
姚黃道,“大娘,我回家就和姐姐說,讓她把銀錢準備好。”
“好孩子。到時候讓你清華哥給你做糖畫吃。”
“好啊,我要一個最難做最複雜的花籃。”
“行,再讓清華做一個漂亮的鳳凰。”曾大娘高興無比,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姚黃回家後給姚紅說了曾大娘要借錢的事情,姚紅回房間拿出十兩銀子。姚黃說太多了,讓姚紅收起一半。
“五兩銀子夠嗎?”姚紅為難地問道。
“足夠了。除了爐子和紅糖,其他的都不值錢。你給曾大娘那麼多銀子,他們肯定會覺得不舒服。”姚黃道,“有時候做事情,不是錢多就好。”
姚紅欣慰地笑了,摸著姚黃的頭頂道,“呵呵,我們家二丫長大了,都會說大道理了。”
姚黃黑線,“姐~”
曾清華晚上來了姚家,與姚黃就糖畫一事交換了半天的意見,然後拿著五兩銀子回家了。兩個人約好第二天去找陳阿木幫忙做擔子和轉盤。從決定做糖畫生意到籌備好所有的工具與材料,總共沒花五天功夫,曾清華便挑著糖畫擔子去了城裡。在離開之前,他為村子裡面十歲以下的孩子,每人做了一個小鳥糖畫。
月上枝頭,曾清華踏著月光回到清水村,臉上是抑制不住的興奮與高興。見到村口似乎在等人的嬌小身影,曾清華高叫道,“二丫,我回來了。你猜今天我賺了多少錢?”
“清華哥。”姚黃笑眯眯地道,“賺錢很重要,但安全更重要。以後不要這麼晚回來了,大娘會擔心的。”
第三十七章 舂米
臼頭舂米心頭青,怨父怨母怨大家。怨我爹孃收人聘,叫我細細怎呢會理家?臼頭舂米目圈紅,怨父怨母怨媒人。怨我爹孃收人聘,叫我細細怎呢會做人?臼頭舂米傷著腰,夫婿聽知匆匆潮;尋無烏雞來補腹,尋無杉板來押腰。臼頭舂米傷著腳,夫婿聽知走來哈;尋無烏雞來補腹,尋無杉板來押腳。
這是一首舂米時唱的歌謠,只要表述舂米有多麼辛苦。舂米時要用到特製的石臼和石杵。稻穀放進石臼裡,兩個成年人站在石臼兩旁,分別提著一個石杵,輪流往臼砸,就像搗藥一樣,既費力又辛苦,本是男人家做的活,而且一定是很有氣力的強漢子才能夠勝任。歌謠中的女子肯定不受夫家待見,才讓她做這麼辛苦的活路。
石臼大多是一塊大整石慢慢鑿成,形同一隻巨大的酒盅,一般要四個人才能抬得動它。因此,不是每戶人家都擁有石臼和石杵的。一般一個村子擁有幾個石臼,公用,舂米時,直接揹著稻穀前往放石臼的地方去舂。每戶人家每次舂米都不會太多,因為舂出來的米都很碎,舂多了放在家裡又很容易長蟲、發黴。米里面最容易長的一種蟲子叫米象;,也叫鐵姑娘,有著堅硬的外殼。米蟲是沒有受到過任何汙染的高蛋白體,人吃了它,如果吃一些蛹類一樣,可以增加蛋白質的攝入,不會影響健康的,只是內心感覺難以接受。因此姚家每次舂米的數量都不多,最多二三十斤,足夠一家人吃一個月。
姚黃和姚青揹著稻穀來到放石臼的舂米坊時,坊裡已經有了好些人。新收穫了穀子,因此來舂米的人不少。看到姚黃和姚青,這些大老爺們紛紛說道,“二丫、阿青,你們先坐一會兒,等哥哥舂完米,就幫你們舂。”
“不用了。”姚青挺起小胸脯道,“我自己可以舂。”
漢子們被姚青小公雞的樣子逗笑了。
“自己舂?阿青,你拿得起石杵嗎?”趙大力笑問道。
“怎麼拿不起?”姚青蹬蹬蹬走到一個空了的石臼,一伸手,單手提起了石杵。
漢子們的眼珠子都要凸出來了,“阿青啊,你什麼時候力氣變這麼大了?”
姚青驕傲地一揚腦袋,“練出來的。”
他的內功已經入門,丹田內已經練出了一絲內勁,力氣增大了不少,才能如此輕鬆地提起石杵。
眾漢子們想起姚青和村裡面的其他幾個毛孩子除了在學堂唸書外,還跟著聞人夫子練武,心中決定以後自家的兒子也送去學武。別的不說,就這把子力氣,做農活也能輕鬆許多,效率也能增加許多。
趙大力豎起大拇指,“不錯,阿青,就憑你這身力氣,你算得上一個合格的男子漢了。”
“那是當然。”姚青更加驕傲了。
姚黃一巴掌拍過去,“炫耀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