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3/4 頁)
他們原本就是天乾宗的外門弟子,手下的人,也可以說都是天乾宗的雜役。現在洪逸非沒有宣佈處罰,等於是給他們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很快,在大通山的山腰上,每隔十丈,就有一名武者。兩名武者之間,必須保證能相互關照。三大世家的武者,加起來超過了五百人,這些人將大通山的山腰徹底封死。而洪逸非則不停的巡視,一旦發現有異常,他馬上就要去支援。
此時的呂誠,早就不在大通山了。他將李家一把火燒光之後,就在縣城的一家小客棧住了下來。易容後的呂誠,用龜息術將自己的氣息隱藏起來,躲在房間裡,欣賞著自己這幾天的收穫。
對金銀之類的東西,呂誠並沒有多拿,只要夠用就行。他是武者,除了多吃肉類之外,其他他也很隨便。比如說住,只要清靜,哪怕就是環境差一點也無所謂。這裡有床有被,總比山谷裡要強得多吧。至於他的修煉之所,就更加不用提了。
呂誠在三大世家,主要拿的東西是武學秘籍。另外,就是丹藥。秘籍他是見一本就拿一本,至於丹藥,主要是兩類,治傷的藥,分外用和內服兩種。另外就是葉家堡的大元丹,昨天他服用了一粒,可惜,對六層的他來說,用處不大。後來他才知道,大元丹主要是針對五層以下的武者才有成效。
對了,葉家堡的金錢鏢,現在是呂誠的主要武器之一,他也拿了兩筒,有二百多枚。在筒底裝了彈簧,口子處有卡子,用一枚,下面的金錢鏢就會自然彈出來,很是方便。而且偽裝的很好,如果不注意,還以為是銅錢。
呂誠最看重的還是秘籍,他將三家的秘籍都拿出來,很快,就發現一個問題,三家的秘籍,很多都是相同的。這也難怪,三家都是傳承天乾宗外門,武技相通是很正常的。當然,也有例外,比如說宋家莊的天龍功、李家的狂浪掌、葉家堡的百變旋風,是各自的絕技。
呂誠首先看的是狂浪掌,他這次就是傷在李樺的狂浪掌。所謂的狂浪掌,一旦拿出,就像狂風駭浪似的,連綿起伏,威力也是越來越大。但是對內勁的消耗較多,如果沒有強大的內勁支撐,不要說傷敵,搞不好會傷己。所以,這套狂浪掌,只適合內勁五層以上的人修煉。
呂誠無論是內勁還是武技,都是自學或者偷學的,他最擅長的就是取長補短,將別人的武技,變成適合自己的。但在這些武技當中,呂誠並沒有發現能讓他動心的武技。武技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適合自己,否則只會貪多嚼不爛。
就在呂誠心灰意懶的時候,宋家莊的那堆秘籍裡,有一張紙吸引了他的注意,上面寫著幾句話:趨避須眼快,左右見機行;趨從避中取,實自虛處生;山重身難壓,隙開進莫停;勢猛君休想,四兩撥千斤。
呂誠一看,頓時眼睛一亮。
PS:今天的推薦票好像少了一些,哪些朋友忘記投了,趕緊幫忙投一下,謝謝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 感悟
雖然這張紙上只有短短的四句話,但卻觸動了呂誠的心靈。這段時間,他一直在回想,自己為何會受傷。雖然他有感應力的幫助,但有的時候感應力也不是萬能的。比如說,他當時明知道李樺揮出一掌,可是身體卻沒有及時反應過來。他清楚,這是自己的身法有缺陷。而這四句話,似乎說的就是身法。
身法,也是武技的一種,講究的是靈活性。身法之關鍵,須於手足之動作靈通一氣,進退有方,躲避得機,起落如式,變化遲速,才不失其矯捷敏快之法。
呂誠馬上拿出李家的狂浪掌秘籍,上面有段話讓他感觸頗深:“何為打,何為顧,打即顧,顧即打,發手便是。何為閃,何為進,進即閃,閃即進,不必遠求。”若是攻守有別,那便不是上乘武功。
呂誠站在房中,開始感悟。他雙腿站立不動,身形突然左騰右閃。呂誠天賦奇高,既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也能學習別人的長處,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能將別人的長處轉為自己所用。李樺、宋昊然等人自然也有身法,只是他們的身法,要麼是針對狂浪掌,要麼是針對天龍功。
而呂誠需要的身法,既能迎敵,也能避敵。同時,還得適合他自己的呂氏掌刀。這無疑,是要重新創造出一種身法!至少是要創造一種,適合自己的身法。
那四句話講的左右躲避法,是進退和謀取攻勢的辦法,閃避只是為了更好的進攻罷了。兵法有云,避虛擊實,聲東擊西等等,無一不與此道息息相通。不過,兵法是兵團作戰,至少也是集體作戰,但道理,與個人戰鬥是相通的。
呂誠這段時間與人相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