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1/4 頁)
玄奘奇道:“這名字確是稀罕!有何名堂?”
老兵苦笑道:“這要從三年前說起,當年有一老道長,攜了個女子來此,那女子年方十六,形容嬌俊,貌若觀音,被老道士進貢給了當今聖上,陛下愛其美色,封為美后,自此再不對那三宮娘娘六院妃子正眼相看!不分晝夜寵幸美后,累年貪歡落得精神疲倦身體虧空,如今已飲食難進,命在須臾之間,太醫檢盡古今良方不能療治,那進女子的老道,美后進宮之後也被封為國丈,國丈自言有海外仙方,最能延壽,日前去了十洲三島採得藥來,諸般完備,唯獨這藥引子厲害,需用一千一百一十一顆小兒的心肝,煎湯服藥後有千年不老的奇效。”
老兵說罷見無人注意,指著城門說道:“這出城細細盤查,還不是因為誰能割捨親子與人刨心做藥?有錢人家還能買通官府做善養,那些無權無勢的沒錢買那善養,只能藏得嚴實伺機出城,今日已然查了十幾家了,孩子送進府衙,父母送入大牢,待藥完後才得放出哩!哎!作孽啊!!!”
待老兵說完,玄奘早氣的哆嗦了,原本以為國王只是貪慕長生才行此食童心惡事,不想竟然是因為他荒((婬))無道,怒道:“這等昏君世間少有,世間少有啊!待我進宮後,若不能勸他改邪歸正,再不管悟空你如何行事了!”
悟空笑道:“如此也好!就只怕那國丈不是易與之輩,大師若去,怕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哩!”
玄奘氣道:“他是要吃小兒童心,又不是滅法國那般萬僧不過,貧僧怎麼不得回來?”
老兵也勸道:“大師莫要意氣用事!此前有一位郡王爺聯合四五位大臣冒死直諫被關進大牢,據說有兩位已然在獄中絕食而死,大師要是進言,輕則有牢獄之災,重則有殺頭之禍!小人乃是虔誠信徒,此為肺腑之言,望大師三思而行啊!”
玄奘心中有了主意,哪裡還聽得進去,敷衍著辭別老兵,只見城中百姓門口多有鵝籠懸掛,有風無風也飄搖不定,時而還有小孩哭聲傳出,又多有年輕男女或年長的老婦人在那不遠處,默默含淚看著。
玄奘知道內裡是待要做藥引的小兒,看了更是心有不忍,眾人在那金亭驛館投宿,問明現在不可入宮,玄奘一肚子火氣,也不吃齋飯了,只待這半日一夜過去之後入宮覲見。(未完待續。)
第一百二十二章 唐僧肉之名
雖知近來國王有恙在身,早朝都是隔三差五才有,時間更是推遲到五更以後,玄奘依舊早起。
剛四更一刻就穿戴整齊,錦斕袈裟身上披,金頂毗盧帽頭上戴,端是寶相莊嚴。
玄奘還是想要勸善國王的,雖然驚醒了悟空,卻堅決不讓悟空隨行,去隔壁房中叫上悟淨,兩人步行去那皇宮。
悟空可是知道那國丈是個妖精的,怕悟淨護持不住,使個縮小的法術,變作米粒大小的法身,飛上玄奘毗盧帽內繼續睡覺。
因上心長生藥引的籌備,國王果然早朝,過了五更大開宮門,百官魚貫入內,玄奘報上來歷名號,宮門守衛不敢怠慢,自有小黃門將二人帶入偏殿候旨。
朝堂內的國王如同遲暮聾老,往往要百官大聲重複幾遍才能聽明白官員上奏,這一等玄奘就等了半個多時辰。
侍殿太監得國王示意,喊道:“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黃門官急入內奏道:“啟奏陛下,今有東土大唐往靈山雷音寺取經歸來的唐朝和尚玄奘,攜著護衛同行的悟淨,意欲見駕倒換關文,如今在偏殿中候旨!”
黃門官本就通報慣了,聲音又細又尖,國王倒是一遍就聽明白了,聞言喜道:“遠來的和尚,想必有些道行,宣進來。”
山呼了萬歲,禮畢,國王就近賜坐。
玄奘與悟淨在玉階不遠坐定細觀,只見國王精神倦怠,舉手投足不穩亂顫,說話底氣不足聲音斷斷續續。
玄奘獻上通關文牒,那國王看了許久才看得清楚,這才取了印璽蓋上印鑑,侍殿太監遞迴玄奘手中,貼身收好。
見了通關文牒上高昌國皇帝親筆寫著御弟二字,國王想來應是有些道行,又多有親近之意,開金口問道:“御弟會念什麼經?”
玄奘禮道:“陛下,貧僧貫通小乘佛法,於靈山大乘佛法也通曉大半。”
國王又問道:“可有長生法門?”
玄奘道:“若萬緣都罷,諸法皆空,六根清淨,再加以行功打坐,布惠施恩,明心正性,但有緣修出金身舍利,自能長生不老!似那採陰補陽服餌長壽,實為虛言謬語!以小兒童心為藥引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