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3/4 頁)
與貧僧計較。”
悟空笑道:“老孫非是小肚雞腸之輩,自不會與菩薩計較。”
文殊回了一禮,轉身又道:“我沙門萬千僧眾死的冤枉,今夜本座就做場法事為眾冤魂超度,在場信徒若月內有親友新葬,將那生辰八字送來,本座也一發幫其超度了。”
百姓議論紛紛,老豬也在此時攜了那疤臉漢子與一十幾歲的小子駕雲歸來。
小王子也是福靈心至,見了悟空就拜,言道:“小子一家盡皆橫死,多謝猴王爺爺為小子報仇!日後但有驅策,小子萬死不辭!”
悟空細看,這小王子雖無各種神光,好在機靈,眼神中更透著實誠,足見是誠心拜自己,笑著扶起他,向文殊菩薩道:“菩薩且在此超度冤魂,國不可一日無君,老孫要扶新帝登基,就不在此打擾菩薩善事了。”
新帝登基,雖說一朝天子一朝臣,總不能全部刷下去吧,那些隨著國王而來觀看殺僧的大臣將領們,也急急跟上,生怕慢一步自己的官位易主,更有不知多少在心中懊悔,開始怎不自薦,以至被這落難遺孤得了化龍良機。
雖然心中悔恨,奈何懼怕悟空屠刀,一個個強裝著重見天日一般,簇擁著悟空與小王子去了。
新帝登基啊!那還不大擺筵席,怎麼著也比聽人唸經有趣吧,哪怕是四大菩薩也比不過一頓飽飯的誘惑來的強烈,老豬辭別玄奘,屁顛屁顛的擠開百官,揚武揚威的走在小王子另一側,要居這從龍之功。
文殊菩薩要開壇為冤魂超度,玄奘向佛心切,數月未聞妙音,怎舍離去,與菩薩交談幾句,百般欣喜。
有悟淨在身邊護著,玄奘心中安定,渾然未發現那威武的白象與青獅看向自己的眼神,竟有幾分不善。
上架感言
要上架了,說下本書順便劇透一下吧。
西遊記人人知道,誰都能隨口說出幾十個妖怪神仙的名字,甚至連小鑽風,奔波灞,精細鬼這些小妖的名字也耳熟能詳。
有幾個人知道,吳承恩死後十年西遊記才得以出版問世,紀曉嵐之前人們還在爭議作者到底是明朝人還是元朝人,魯迅之前還在爭議作者到底是誰。
相比射陽山人吳承恩,作者是幸運的,寫完一章,幾秒鐘就能讓讀者看到,這是何等的幸福。
作為西遊記同人,好歹寫了二十四萬字,以作者的角度說說利弊。
利!
最大的好處就是地名,妖精神仙什麼的不需要解釋,看到名字大家都知道是誰,歸屬靈山還是天庭,或者是妖怪,就算一個筋斗雲飛的再遠,大家也不會詫異。
弊!
西遊記的影響實在太深遠了,更有西遊記相關的九十多部電影,十幾部電視劇,每個人對西遊記都有不一樣的理解,一看和自己想象中不一樣,經常有人吐槽棄書辱罵作者。
說實話對於西遊記,單就紙質書來說,每看一遍因為年紀閱歷的不同,感覺都是不一樣的,就比如作者本人,小時候看,感覺多好,孫悟空好厲害,豬八戒和唐僧好笨好傻,沙僧真老實,哈哈,又打死一個妖精!
等到長大了,參加工作了,從年少的天真到知道生活的不易,再看西遊記就有些不爽了。
比如小兒國,壽星的坐騎要吃一千一百一十個小兒人心,作者是有兩個孩子的,相信不少人現在也有孩子,以後所有人都會有,但最後怎麼樣?妖精被壽星牽走了,毫髮無傷。
我只想寫出自己心中的西遊記,或者只是自己心中的孫悟空,西遊記中一些人物,因為劇情需要,會強化,會弱化,會刷黑,會洗白,全看劇情需要,一切為了我心中的齊天大聖!
而倒著寫西遊記,加上主角是穿越者這個先知身份,有些劇情就要改了,比如黃獅精,明明知道會被偷還拿出武器來麼?再說黃獅精是整本西遊記裡最善良的妖怪,作者也不忍心打死打殺的,直接跳過了。
再比如老牛一家子,西遊是先遇紅孩兒,本書設定紅孩兒可是唐僧四人組之外的第一大配角,又是先遇老牛,寫起來肯定很費神,但讀起來,女婿要包你爽!很有挑戰性啊。
唐僧肉啦,金箍啦,真假美猴王啦,五指山啦,大鬧天宮啦,這些劇情還會再現,咱大孫悟空可是先知啊,還玩不過如來?別的不說,真假美猴王的伏筆也埋下幾處了,金箍那段也早構思好了,目標只有一個,氣死如來,恨死唐僧,笑死大聖,爽死各位。
今晚十二點上架,借了一萬塊發紅包,會先充五千打榜,別驚訝,不想出名的作者不是好作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