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1/4 頁)
又拜了降魔行者,拜是拜了,眾將官心中卻多不是滋味,弒君之時他們大多在場,對這膽大包天的年輕和尚最是印象深刻,殺了國王反被封做降魔行者,這豈不是說這祭賽國一直是魔王當政?誰讓他是觀音大士封的,誰也不敢反駁,只能在心裡憋屈了。
悟空笑道:“老孫有意讓他二人執掌祭賽國,諸位意下如何?”
二人共執一國,還是和尚?眾官將聽得,個個驚疑不定,左右兩班對視,只看到對面人眼神中的驚懼無奈,更無半分傲氣抵制之意,無人登高一呼堅決反對,心中默然之下,同時高呼道:“祭賽國眾將官,願擁立護龍禪師降魔行者為主!”
悟空點頭笑道:“這才對嘛!鑑濟鑑寶還是僧人之身,稱皇稱帝也不好,諸位日後再拜,就以活佛為號吧!”
悟空又道:“皇宮內所有妃嬪皇子,全部驅逐出宮貶為平民,侍衛改護金光寺與這城池,其他太監宮女,留幾個機靈點的小太監伺候兩位活佛,其餘多發些金銀,全部遣散了。”
想了想,悟空笑道:“就以一個時辰為限,巳時三刻之前,諸位做了老孫吩咐之事,再帶來國璽聖旨皇榜草旨,擁立了新主,諸位還是原職!去吧!”
有官員問道:“宮中畢竟是前朝貴妃皇子,若有頑抗。。。。。。”
悟空冷笑道:“老孫不願多殺傷人命,若有反抗,殺一儆百!殺到無人反抗為止!”
悟空這話一說,玄奘與觀音菩薩齊齊念一聲“阿彌陀佛!”此後再不多言。
見衣著光鮮的將官們退去,除了兩位活佛之外,最欣喜的反是唐僧,玄奘雖不喜悟空雷霆手段,不過對這結果卻是萬分滿意,活佛啊!以僧人之身執掌一國,只要想想,玄奘大師就興奮莫名,一臉通紅的模樣,就連八戒都能看出來。
就連玄奘自己也未想到,有天自己成仙成佛之後,會有何等高的成就。
萬聖公主早在一旁仔細觀察悟空,昨日共宴,看出悟空是傷心之下,萬聖公主又何嘗不傷心,只是自家駙馬同坐,掩飾自身失態就已萬分作難了,又哪有轄去觀察悟空。
此時一番作為下來,萬聖公主心中替自己敖嬌妹妹欣喜,遂有了割愛獻寶之意。
萬聖公主笑道:“我碧波潭與祭賽國素為鄰邦,以前的所謂帝王倒也罷了,如今兩位活佛執掌,正好趁此時結為秦晉之好,守望相助,父王以為如何?”
萬聖龍王對這活佛自然是看不上眼的,不過這是悟空指定啊,聽後大為意動,笑道:“乖女兒所說,正和父王心意,如今猴王,菩薩,玄奘大師,天蓬元帥都在,正好同為見證!”
老龍王不知悟淨名號,好在悟淨也不以為意。
萬聖公主嬉笑道:“如此盛事,怎可無寶,昔年生辰之時,東海敖嬌妹妹送小女子一顆夜明珠,正好獻上,供在寶塔上,一來見證祭賽國與碧波潭友鄰之義,二來也能威懾四方宵小,保這祭賽國在活佛執掌下的平安。”
悟空聽到敖嬌名字,心中思念,笑道:“公主送的啊!來日不會怪罪老孫吧?”
萬聖龍王笑道:“一來那夜明珠甚是稀有,老龍的龍宮中寶物雖多,比之應景的卻少,二來麼,敖嬌丫頭若敢怪罪,悟空就照著老龍所教授的法兒治她!”
老龍王這話說完,眾人只見悟空面色詭異,又哪知是什麼法兒。
ps:十一卷應該還有幾百字就結束了,照例歸下卷,第十二卷:神魔大戰火焰山。
寫了十一卷二百多章,本書也近半了,還有九卷,二百章左右,敬請期待。
第二百零七章 風送三味火
萬聖公主去後即回,很快帶回一顆碩大的珍珠,只見這珍珠通體黑透,公主笑道:“夜光珠就是這般,白日裡並不顯眼,入夜後可比繁星,放到這塔上,就是亂石山上也能看清,不似那舍利光芒時隱時現。”
寶塔上還有九頭蟲做法留下的血汙,觀音以楊柳枝拂仙露揮灑,細雨飄落,寶塔光潔如新。
悟空接了寶珠,縱身上了塔頂,將寶珠擱置在供奉舍利之位,兩般寶物差不多大小,倒也相應。
有了牆壁遮擋,寶珠有玄光紫氣隱現,悟空隨手佈下一道法陣,只為護寶阻人,不為傷人,陣破他自能知之,隨時就能回來。
做好這一切,下塔後向著鑑濟鑑寶隨口說聲,就被萬聖公主拉到一旁說話去了。
祭賽國的將官們為保官職也是賣力,不到一個時辰就全回來,據說是殺了三個妃子,皇后自盡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