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總人數達到一萬人,分為日班護衛八千人和夜班弓箭手兩千人。'4'輪流守衛分為四班, 每班守衛三日三夜。天晚以後,護衛禁止任何人走近汗的帳幕,任何人沒有護衛的人作伴不得進入這個帳幕。因此,象野裡知吉帶雖然在蒙古宮廷中有根高的地位,有一天,因為要闖進去見成吉思汗而被夜班護衛所逮捕。一切人不許查問宿衛人數或其換班時間。違者罰供鞍馬或衣服。護衛士應值夜班而不到的,第一次笞三十,第二次笞七十,第三次流諸遠方。
成吉思汗命也客捏兀鄰為夜班護衛一千人之長。上面已經說過,箭筒士從同樣四百人增至一千人,命者勒蔑的兒子也孫帖額帶領。“散班”護衛, 如上所述是分為四班,命也孫帖額、不吉歹、火兒忽答和刺卜刺哈分別帶領。
日班護衛,命斡格萊扯兒必帶領一千人。其次一千人,命不合帶領,第三部分命阿勒赤歹帶領,第四部分命朵歹扯兒必帶領,第五部分命朵豁勒忽帶領,第六部分命察乃帶領,第七部分命阿忽臺帶領,第八部分命問兒孩合撒兒帶領。
某些榮耀的稱號,如同在拿破崙軍隊裡那樣,被賜給各部隊以增加其自豪之心。斡格來扯兒必所管的舊護衛七十人,號為“大散班”。阿兒孩合撒兒所屬的勇士,號為“大勇士”。也孫帖額和不吉歹所屬的箭筒士,號為“大箭筒士”。
《秘史》接著列舉若干具體任務——原則上也認為是在1206 年的忽裡勒臺裡面分配定的——這是有關於司駝和司牛,主管旌旗、鼓和矛,保護帳幕和車輛等等……
當1206 年的大忽裡勒臺的任務完成,新帝國已經組成的時候,如同拉爾夫。福克斯所說,成吉思汗對於他的忠實夥伴們,心中湧起一股柔情,他說: “我的弓箭手和我的戰士,像陰暗森林的樹木一樣不計其數。我願將甘飴溫他們的口,將錦衣披他們的身,將駿馬供他們騎,拿何水一樣多的美釀供他們飲,替他們的牲畜覓得豐美的草原,使他們一路無阻,不讓荊棘生在他們的草地裡。”
我們不知道這個時期蒙古軍隊的實際人數和分配的數字,但是由於拉施特的記載,我們幸能知悉在1227 年成吉思汗死的時候蒙古軍隊的情況。這時候蒙古軍隊共計十二萬九千人。拖雷因為是少子,是故土的看守人,分得十萬零一千人,分為三個軍:中軍由一千名護衛士組成,由察罕那顏指揮;右翼(或西面)三萬八千人,由博爾術指揮;左翼(或東面)六萬二千人,在木華黎指揮之下一直至1223 年他死時為止。拉施特在這裡重述成吉思汗對於察罕的深情厚意,我們知道這個年輕的唐兀人,從十五歲時候起,成吉思汗就予以照顧,並呼他為第五子。拉施特也提到成吉思汗對於札刺兒人木華黎的情誼,允許他收集本部落刺札兒人的戰士三千人並得任命其將領。這種情形,並非例外。斡亦刺人的首領忽都合別乞,不失時機地投降了成吉思汗, 仍然帶領他的四千斡亦刺人;答裡臺仍然是一萬巴阿鄰人的首領;阿刺忽失特勤和他的後人保有四千汪古人的統率權;同樣情形,有一萬契丹人與一萬女真人,在歸附之後,繼續在他們的各自首領指揮之下。還有二萬八千人, 我們在下面將要說到,成吉思汗把他們分配給他的母親、弟弟和兒子們。
至於這個軍隊的意識,還是遊牧狩獵者的本色,有如成吉思汗自己在他的著名格言裡面所說的:“在日常生活之中,有如兩歲的犢兒,但在廝殺時, 又似老鷹的搏擊。在筵宴和娛樂之中,無憂無慮有如小駒,但在戰鬥時候, 又似海東青之撲仇敵。在白天,像老浪的俟機,在昏黑之中,像鳥鴉的守夜。” '5'
第三章 蒙古帝國的建立
第四節 篾兒乞惕流亡者的終局
我們在上面根據鮑乃迪所譯的《秘史》的摘要,提到1206 年忽裡勒臺召集後所發動的某些戰役,當然,這個史源沒有供給我們這些戰役的任何日期。但拉施特說蒙古人在這一年,即1206 年(回曆602 年,豹年),有一次遣兵進攻乃蠻王子不亦魯黑,不亦魯黑正在速札河流域狩獵,在那裡被蒙古人所襲擊。波斯史家所說的速札河,依照伯希和先生,無疑就是《秘史》裡面的鎖豁黑水,也就是中國史家所稱的蘇河,即在大阿爾泰山東北的科布多河。《元史》同樣告訴我們,在這次忽裡勒臺之後,“卜魯欲罕”獵於“兀魯塔山”,即突厥語的奧魯塔黑,指“大山”,他在這個地方被襲擊,為蒙古人所殺。至於不亦魯黑的侄子、塔陽的兒子古出魯克,上面說過,他同篾兒乞惕首領脫黑脫阿同逃至也兒的石河上游何邊[1'。
蒙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