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4/4 頁)
,心中更是不忍,過去放浪的習性收斂不少,只要有機會,便會偷溜回家,數年如一日。尤其生了兩個孩子後,劉邦的溜班變得更勤了。
據說有一天,呂雉帶著兩個幼兒,正在田裡鋤雜草,有位作旅人狀的老翁緩緩走過來。
“這位大嫂,能否給我點茶水?”
家教不錯也頗體人意的呂雉,見老人家顯得疲累不堪,不但給予茶水,並將自己的午餐分出一部分給老翁。
吃飯中,老翁面露驚訝地端詳著呂雉,欣然嘆道:
“夫人之相,可是天下奇貴之相啊!”
由於和父親常說的相同,呂雉深感興趣,便請老翁也相相兩位幼兒未來的命運。
老翁看到長子,更驚訝道:
“依此兒面相看來,夫人之奇貴,正是來自這位公子之福廕啊!”
呂雉再請看看女兒。
老翁點頭道:“也是貴人之命啊!”
說完,便拿起自己的柺杖慢慢走開了。
正好這天午後,劉邦也蹺班回家探望妻兒,相差老翁離去僅約一個時辰。
呂雉便將老翁之言,轉告劉邦。劉邦大為驚喜,便立刻循老人去的方向追趕過去。
不久,便看到一個老邁的背影。
“老人家,請留步!”
老翁回過頭來,看到劉邦面相,未等劉邦開口,便驚歎道:
“剛剛我看到夫人和嬰兒的貴相,正大惑不解,原來都和您有關啊!閣下之相極為尊貴,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劉邦聽了非常高興地表示:
“如果真如老先生所言,有顯達之日,絕不忘您的恩德!”
後來,劉邦即帝位,便派人四處尋找這位老翁,但再怎麼努力也見不到他了。
或許也正是一再出現“貴相”的說法,讓劉邦能夠堅忍不拔,愈挫愈勇,終至成其大功。
不過經由這些事件,劉邦也的確有了改變。
雖然浪蕩的時間少了,但因擔任亭長需要結交黑白兩道,使他不只拓展了人脈關係,也使自己的器量更大了。
連蕭何都感覺到劉邦的領導魁力愈來愈成熟了,他對朋友表示:
“劉季看來沒有特別才能,但如同一個空虛的器物一樣,反而更能相容幷蓄各色各樣的人才,能吸引更多人支援他,正是他更容易成功的有利條件。”
沒有立場,沒有包袱,以及豁達開朗的個性,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