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1/4 頁)
欣然領命,就去佈置了。
周瑜佔了曲阿後,收得降卒三千,都願從軍,就編入軍中。留一千軍守曲阿,其餘的帶到秣陵(今江蘇南京)城下與孫策相會。又將張昭引薦給孫策,孫策當即任張昭為長史(將軍府中的秘書長)。然後,孫策、周瑜領軍攻打秣陵,只半天,就攻下秣陵,秣陵守將、劉繇舊部薛禮被孫家軍斬殺。
攻下秣陵後,探子來報,稱太史慈逃到涇縣(今安徽涇縣),招兵買馬,自封丹陽太守,駐守涇縣,發誓要為劉繇復仇。周瑜和孫策便移兵涇縣,去捉太史慈。
大軍到了涇縣城下,只見太史慈關緊大門,吊起城門吊橋,領人立在城牆上嚴陣以待。城牆上計程車兵,有的盔甲不整,有的沒有盔甲,有的穿著當地土人的服裝,手裡舉著槍、戈和木棒。看得出是臨時拼湊的軍隊。
孫策、周瑜立在馬上。數萬精兵在他們身後。身邊,高高地飄揚著“孫”字號大旗與“周”字號大旗。
孫策令部隊離城牆一箭之距停下,勒馬走出隊伍,對太史慈喊道:“子義將軍!劉繇無能,不能用你,方有神亭之敗!我知足下乃忠義信勇之人!又欣賞足下武藝膽識!何不與我共創江東大業?”
太史慈在城牆上指著孫策、周瑜喝道:“孫郎!周郎!休得廢話!某沒有找上你等為劉繇復仇,已算便宜你等!你等竟敢挑戰!識相的快快給我退兵!”
周瑜提一提馬韁繩,上前一步喊道:“子義將軍!劉繇昏庸無能!輕人品才華,重門弟等級!此等庸人有何德何能令你效忠?孫將軍聰明神武、禮賢下士、武藝絕綸,與足下意氣相投,且不打不相識,為何要交臂失之?”
太史慈罵道:“少廢話!我既事劉繇,豈可歸順你們?有種的來攻城!若無膽量就給我退兵!”
孫策與周瑜相視一下,一時沒了主張。
孫策道:“攻城到是可以攻下,只怕傷了他,又連累了城中百姓!”
周瑜道:“正是。依我看,不如先圍住,再做商議!”
正說著,城牆上,太史慈張弓搭箭瞄準孫策、周瑜道:“進又不進,退又不退,是何道理?本想一箭射死你們,看你二位還有些義氣,且饒了你們!但饒不了你等旗幟!看箭!”
說完,一箭射出。那箭如流星,直衝孫策、周瑜兩人頭頂掠過,只聽叭的一聲響,射中兩人身後的“孫”字大旗的旗杆,旗杆從中折斷。旗下士兵大驚失色,趕緊趴下。
孫策、周瑜也吃了一驚。
孫策後面的陳武、周泰嘆道:“真是神人!”
黃蓋在後面喊:“主公!周公子!且後退數步,小心中箭!此人臂力非常!”
周瑜道:“伯符!我們先退下再說吧!”
於是,孫策令大軍後退二里紮營。
黃昏,周瑜想得活捉太史慈的辦法,趕緊出帳去找孫策,還沒出去,正遇上孫策進帳來。
周瑜高興道:“伯符!我已有了辦法!”
孫策高興地:“噢?”
周瑜道:“我等三面攻城,只留下東門不攻!太史慈所領兵都是臨時拼湊之人!不習拼殺,也無紀律!故天黑後可以派精幹之人摸上城去縱火,火一燒,其軍士必然混亂,城可破了。城一破,太史慈必往東門走。我領人埋伏在東門外,只等他來!”
孫策喜道:“此計不錯!只是公瑾以為何時攻打為妙?”
周瑜笑道:“伯符既思賢若渴,自然是早些擒他了!現在便攻城!”
孫策笑了,當即令人喚眾將來周瑜帳中議事,定好二更時分攻打涇縣縣城。
夜晚,太史慈計程車兵們都疲憊地堆擠在城牆上枕戈待旦。太史慈在城牆上巡查。他計程車兵都是臨時招募的當地土人,多無盔甲與軍服,看上去如同一堆一堆滾在泥土裡的玉米。
走近城牆的一個拐角處時,他聽見牆後面幾個士兵正在一處議論著什麼。一個矮個士兵道:“聽說孫郎、周郎的軍隊是仁義之師,不掠民、不搶劫!待降俘也甚好!願留者留,不願留者,就發給路費回家務農!”
另一挺瘦小計程車兵道:“嗯!我也聽說都是他倆都是重信義之人!孫郎還說,平定江東後,定給江東百姓一個安康富貴的日子!”
矮個士兵道:“是啊!那我們還和他打甚!劉繇又並無恩惠於我等百姓,我等何苦為他賣命!”
一個扎著黃頭巾象黃巾軍打扮計程車兵道:“不可這樣說!我等是為太史將軍賣命!太史將軍乃忠義之人!”
矮個士兵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