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2/4 頁)
朝堂的正中間高聲說道:“萬歲!陳世美搶回公主,這在李元昊看來無異於奪妻之恨!若是我們不殺陳世美,李元昊必定會有所藉口,老臣只怕邊關不寧!”
呂夷簡發出一陣冷笑:“太師以為,殺了陳世美,邊關就安寧了麼?”
龐吉挺直腰桿:“那是自然!李元昊沒了藉口,師出無名。就算他強行滋事也必然自取其辱!”
呂夷簡沒有和他爭吵,而是抱拳對仁宗說道:“萬歲,在陳世美入關之前,党項人已經開始偷襲我大宋邊成,五座軍營遭受了党項部隊的襲擊,其中三座全賴我大宋軍士守衛得當,党項人未能得逞。卻有兩座城被那李元昊摧毀!萬歲,臣以為,邊關安寧與否,與陳世美沒有絲毫關係。”
“相國此言差異!”范仲淹排眾而出:“萬歲!正因為党項人滋事,而我們對戰局的預料出現了很大的偏差。李元昊在瓦橋關重創遼國重兵,讓所有人都始料未及!他現在已經在和遼國人談判了,臣以為,現在我們對党項的政策應該是拉攏,絕對不能讓他站在遼國人一邊,否則大宋危矣!”
剛剛被仁宗調回來的歐陽修力挺他的恩師:“萬歲,臣亦以為,若是不殺陳世美,難免讓李元昊下不來臺,就算他有心和我們走的更近一些,恐怕心中也有顧慮。就算在民間,這殺父之仇和奪妻之恨,都是不共戴天的。”
仁宗看看夏竦:“太尉大人,你在西北多年,對李元昊有些瞭解。朕想知道,你怎麼看?”
夏竦想了一下,慢慢走出佇列一步,抱拳彎腰:“萬歲,李元昊乃是曠世奇才,此人文韜武略絕對不會甘居大宋之下,戰爭是難免的。就算沒有陳世美,他也一樣會打過來。”
范仲淹馬上說道:“太尉大人,這我們都知道。只是我大宋近期均州等地爆發蝗災,災民鬧事,事態頗為嚴重,這個時候臣以為必以穩定為上策!”
夏竦微微的搖頭:“相國大人所言極是,兩個人打架,不是誰想不打就可以不打的。”
仁宗略做沉思,這些問題他都知道,而且都已經考慮過了。從他的角度上來說,他想讓陳元活著。
他覺得陳元是個人才!李元昊有多厲害仁宗心裡非常清楚。在大宋新一代的這些人之中,沒有一個是那李元昊的對手,不管是文韜還是武略。
但是陳元這次在党項表現的十分精彩,憑藉區區百人的隊伍,前後幹掉了党項部隊二千有餘!雖然說有四分之三是在那耀德城耍了陰謀詭計得逞的,但是後來帶著幾十人和李元昊死磕,還搞掉李元昊手上幾百人,最後還安然跑了回來,這個戰績就連那些將軍們都佩服不已
這樣的人才殺了可惜。最主要的是,他是趙懿看上的人才。
這才是仁宗看問題的角度。這個角度不是從皇上的立場上出發的,也和底下的這些大臣們完全不一樣!只有當了父親的人才有體會,為了自己兒女的幸福,他們願意挺身而出為兒女們解決一切危險和麻煩
仁宗知道,趙懿是看上這個陳世美了。如果這個陳世美只是一個喜歡憑藉花言巧語來騙女孩子的傢伙,仁宗定會毫不猶豫的幹掉他,讓趙懿死了這份心。
但是陳元的表現讓仁宗還是挺滿意的。
更讓他滿意的是,像陳元這樣聰明的人不可能不知道趙懿回來之後他要面對什麼樣的麻煩!但是他做了,他為了趙懿去做了。作為一個皇上他很生氣,但是作為一個而父親,這讓仁宗很是感動,他覺得自己女兒的眼光還是不錯的。
至於他家裡的那個幾個女人都不是問題,仁宗已經替陳元做好這方面的安排了。只要趙懿能幸福,他願意去為趙懿解決一些從趙懿那裡看上去很麻煩的事情。
只是這個念頭他又不能說出來,不然言官們定然會彈劾他不顧江山社稷的!讓大臣們討論也是有些大臣頗為不識相。
仁宗最後看了一下站在尾端的宋祁:“宋祁,你和陳世美一起和党項人談判的,朕想知道,你對這件事情有什麼看法?”
宋祁很是為難,從他個人的角度來說,他很鄙視陳元這種行為。是你陳元一開始想盡辦法要把公主早點送過去的,現在送過去了又是你不聲不響的去搶人!這唱的哪一齣戲宋祁真的看不明白。
但是夏竦是他的老師,他不能站在夏竦的對立面。猶豫了一下說道:“萬歲,微臣以為,陳世美有句話說的是對的。我們給党項人的東西,就是打狗的肉包子,這李元昊根本就是忘恩負義之人,才用我們的支援打了勝仗,馬上和遼國坐在一起,還拿咱們三關之地做文章,卻是過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