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收贖(第1/3 頁)
這個問題很快就有了答案。
沒兩天,皇帝就正式下旨了,凡是大理寺與刑部查明參與了謀逆的人,不管是什麼身份,全數處死,而且不用等到秋後問斬,一但定罪,就直接拉到午門行刑。
其中宗室皇親中參與謀逆之人,全數賜毒酒,家眷子女廢為庶人,宗譜除名。若是公主、郡主或其餘宗室女的婆家涉案,就連這位貴女的身份也一併廢去。若是貴女本身並未參與,倒可以斟酌,只要她與夫婿和離,放棄子女,那可以保留身份迴歸皇室宗族,但有生之年,都要在皇家庵堂裡青燈古佛了。
而勳貴功臣之後,有丹書鐵券者,只能留一個人一條命,由死刑改為流放三千里,遇赦不赦,家族中其他參與謀逆之人不可免罪,丹書鐵券收回,革爵,廢除女眷誥命,追回祖上所有追封,家產抄沒,十代子孫不可科舉。
涉案的文武官員就更不必提了,本人處死,家眷誥命取消,子弟中有功名者,全部革去功名,家產抄沒,閤家流放三千里,遇赦不赦,子孫十代不可科舉。
懲處措施都十分嚴厲,但朝野都沒有異議,一是因為造反謀逆本就是不可赦的大罪,能避免血流成河,罪不及九族,已經是當今皇帝仁善厚道了,況且皇帝也沒打算讓罪臣妻女沒入教坊,只讓她們流放,就更顯得寬仁;二是皇帝沒有在旨意中加以限制,所以依照本朝律令,流放的人裡,年六十以上的老人,還有年十二以下的幼童,身有殘忌者,長年有疾不良於行者,還有罪行不重的體弱婦人,都可以用金銀財貨贖罪。免去流放之刑。這麼一來,還是有很多人可以免受流放遷徙之苦的。
趙玦的情況,正好符合旨意中涉案文武官員這一條,他本人是逃不掉死罪了。哪怕他乖乖招供,又間接促成案子得以提前查清,但他在太子面前,已經落實了逆臣的身份,誰都救不了他。不過看在他早早供出謀逆真相,讓江蘇巡撫能在朝廷派的人到達之前,就擒下一干企圖謀害太子的主犯,皇帝又另行降旨,給了他一個恩典——允許他兩個已經超過十二歲的兒子免去流放之刑。然而其他的處罰措施,依然是有效的。
趙玦嫡長子趙澤、庶出的次子趙演都逃過大難。但趙演去年才透過了縣試和府試,有童生身份,此時也自然要取消了,而且從今往後,連他本人在內。包括後世十代子孫都不能再參加科舉,直接絕了他的功名路。再加上家產被抄沒,連富家翁的日子也不用想了,以後要如何謀生,還是未知之數。趙玦之母牛氏與良妾錢氏、庶幼子趙氻以及三個女兒,都可以適用收贖之法,但問題是。家產都已經被抄沒了,他們哪裡有錢去為自己贖罪呢?謀逆之罪,那收贖的銀子可不是小數目。
牛氏孃家在這一次大案中也受到了牽連,他們雖然沒有明著參與謀逆,但有很多證據表明,他們曾經跟穎王府、朱家等人交往密切。甚至在穎王示意下,幫助朱麗嬪取得宮中昔日牛太妃留下來的人手,間接使得朱麗嬪更快、更容易地掌握了後宮大權,牛家多名出嫁女的婆家都在這位姻親的幫助下,在朝廷上傾向了朱麗嬪和六皇子一脈。有意無意地支援六皇子立儲。不過因為牛家實力不大,影響力有限,所以不曾犯下什麼要緊的罪行,這一次,他家只得了革職抄家和全家流放這個懲罰,已經算是非常走運了。
牛家多名出嫁女,其中不走運的,婆家也壞了事,她們自然是要跟著倒黴的,而那些走運的,婆家沒有參與謀逆,未受此番風波影響,也有兩種不同的下場:婆家比較仁慈一點的,仍舊承認她的身份,只是將她禁足在家中,取消管家之權,蓋個小佛堂供其清修;但如果是婆家比較刻薄些的,立刻就把人休回家中,有些甚至連嫁妝都沒給她帶走。牛家元氣大傷,自顧不暇,就算有哪位被休的出嫁女帶回來一點嫁妝,也是先緊著收贖骨肉至親,至於趙牛氏?暫時還顧不上。
趙玦還有一位元配妻子蔣氏,依然被關在大理寺牢獄中,因為孃家蔣家人的照應,一直沒被判死刑。可是這一回,蔣家自身也難保了,他家捲入謀逆的程度並不是很深,但也是有嫌疑的。洪文成昔日在遼東時,曾因涉嫌貪腐而被免職,案子後來不了了之,其中就有蔣家人的手筆。不過蔣家在刑部、大理寺一系有很深的人脈,又沒有證據證明他們有罪,便勉強保住了身家性命,只是被找了個藉口革職了,一家人黯然準備歸鄉。據說老太太受不了打擊,一病不起,而蔣氏的兄嫂們對這個連累孃家人的妹妹早有不滿,都不想再照看她了。蔣氏在獄中的待遇急劇下降,又因為牢房緊張,她很快就搬去與十多個女犯同住,伙食也差了下來。她本身就有病在身,又聽得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