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亂家根源(第2/2 頁)
的父母妻女也不會與他失散,如果沒有宗房老太爺做主將錢老姨奶奶嫁給郡公爺做二房,生下趙炯,也不會有嫡子無爵,庶子承爵的陰差陽錯。趙家二房這一團亂局,宗房老太爺至少要負七成的責任,他也因此丟了族長之位,此後數十年間,宗房外頭看著風光,實際上一舉一動都要看二房臉色行事。
今日宗房煜大老爺願意向新任建南侯趙炯建言,跟這件事也有關係,他向張氏和趙焯解釋自己這麼做的理由,是不想趙炯行差踏錯,給族人們立下一個壞例子,以後也學著不孝敬父母,不悌兄弟,分家時長子不顧兄弟死活,眼裡只有錢財,小妾可以與正室平起平坐,甚至把正室擠到一邊……那時趙家就真要淪落為別人眼中的笑話了。本就是暴發之家,叫人嫌棄是沒規矩的,族裡也沒幾個有出息的孩子,建南侯府在京中,可以不顧鄉間物議,其他族人卻還要在奉賢生活的。煜大老爺實在不希望象他父親一樣被利益矇住雙眼,做出遺禍家族的事了。
張氏與趙焯都被他說服了,雖然煜大老爺與趙炯那邊更親近些,但觀其平日行止,也不曾對他們母子做過什麼過分的事,既然他願意出面為張氏說話,為趙焯爭取更多的利益,應該是可信的吧?
他們答應會考慮扶靈回鄉之事,請煜大老爺回去等訊息。煜大老爺苦口婆心地勸他們:“還考慮什麼?趁著侯爺還未改主意,趕緊把事情定下來吧。孝期裡頭你們也無事可做,回南邊住上一年半載的,等出了孝再回京也未遲。京城繁華,只怕焯弟不能安心讀書,比不得鄉間清靜,更適合用功。”
張氏沉默了,不一會兒就做了決定:“這話很是,我們會隨行回南的。”趙焯有些意外母親的話,但也默默接受了。
煜大老爺頓時喜形於色,猛然站起身來:“好!好!好!我這就去跟侯爺說,省得他回頭又反悔。你們放心,有我在,絕不會叫你們吃了虧!”說罷匆匆走了。
米氏在窗下早已聽了一陣子,見煜大老爺走了,忙掀簾子進門:“煜大老爺說的,真能成事麼?我怎麼聽著,總覺得有些虛呢?”
趙焯擔心的卻是另一件事:“我總覺得,大哥大嫂想把我們弄回老家,是怕我們在京裡住著,又分了家,會跟外人提及他不孝不悌之舉。本來扶靈回鄉也沒什麼,就怕回去以後,他們讓族人將我們扣下,不許我們回京了。”
張氏淡淡地道:“怕什麼?我是郡公夫人,你是舉人,趙氏一族除了趙炯那不孝子,就只有你八叔身上還有功名,沾點官氣,可他是絕不會幫著那邊的,還有誰能困得住我們?真要鬧起來,我也不是沒有孃家人可依!”
張氏是松江府人士,嫁進趙家時,家境雖然清貧,卻是世代書香,如今孃家一族出了好幾個讀書種子,有兩位已經做了官,在家鄉頗有些名望。奉賢、松江相隔不遠,她並不是舉目無親的人。
不多時,煜大老爺那邊傳了準信過來,趙炯已經答應了他所請,定下八月十五中秋節一過,便扶靈起程南下。
接下來的日子十分忙碌,趙炯要向皇帝打申請報告,表示亡父有遺願,希望能葉落歸根,因此想扶靈回鄉安葬,隨葬皇陵的榮耀只能讓給他人了。皇帝非常不捨,但還是答應了他所請。趙炯立刻就開始準備車船和行李。
而張氏與趙焯這邊,則把所有大件的傢俱以及用不著的東西全都打包妥當,讓張氏的陪嫁盧媽送到新買的宅子裡安放好,另有一筆錢財,也由盧媽親自在新宅中埋好,預備日後回京使用。盧媽一家人已被劃到趙焯名下,負責看宅子,另有幾房家人、丫頭等,將會陪同主人南下,至於瑋哥兒的乳母,果然尋個理由辭去了,米氏素來不喜她,也不曾挽留。
八月十五的團圓飯,二房小長房、小二房是分開各自吃的。等八月十七一到,所有人就出發,登上了南下的大船。趙炯帶著郡公爺的靈柩與趙煜、僕人坐一船,張氏、趙焯、米氏與兩個孩子帶著幾個男女僕婦坐一船,其餘下人帶著行李又是一船,另有護衛船一艘,一行人浩浩蕩蕩,駛離了通州碼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