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歸來(第1/3 頁)
過後趙瑋在外面打聽了一下,原來汪東昇在西北鎮守多年,一直做得不錯,雖然與趙玦關係曾經很好,但近幾年也很少再來往了。謀逆之事,他就沒有參與的動靜,親近穎王那邊的一名西北將領,平日還跟他有些矛盾。綜上所述,汪東昇就成了新皇與朝臣眼中可以信得過的武將。
穎王與朱麗嬪的雙重叛亂,因為洪文成與趙玦的存在,牽連了不少軍中將領。無論遼東、西北還是各地駐軍,都有武將被牽連在內。幸好大部分只是中下層的武官,而且人數不算太多,才不至於造成軍隊大動盪,但也足夠讓人膽戰心驚的了。遼東邊城可以算是其中的重災區,接連有好幾位不同級別的文武官員落馬。清人會選擇在今年秋天南下入侵大楚,其實也是瞅準了這時候的遼東邊城防守空虛。若不是有範本章這位原廣平王府親衛長坐鎮大局,出人意料地把清兵打垮了,後果也許會不堪設想。
新皇不是個心存僥倖之人,江南遇險讓他更加認識到,發現了別人的敵意卻不及時加以防範,只會讓自己陷入危險。因此他馬上就開始調兵遣將,從其他地區調來信得過的武將補充到遼東的缺口上。西北平靜多年,又還有其他將領鎮守,只調走一個汪東昇,影響不大。再從其他省份調來另兩名將領,湊成三個人,恰好能補上遼東三個空出來的軍職。不過,並不一定是三個人都要調到遼東去,禁中也有忠於皇室的武將,也許會派一個過去,順便充作帝王耳目,而外地調來的人之一剛好補上這個缺。至於三個人中,哪兩個要去遼東,哪一個要留守京中,還未有定論。根據路上的距離。這三人都已經各自出發了,應該會在臘月前抵達京城。他們還帶了家眷和許多行李,趕路速度自然會慢一些。
說來倒也巧,這三名將領多少都與趙老郡公有些聯絡。汪東昇是他舊部之子,也算是他的舊部,還受過他的撫養之恩,另兩位,一人是他舊部的親兄弟,另一人則是武舉出身,剛好那一屆武舉,是趙老郡公做的主考官。
張氏聽了孫子的回稟後,沉默了一會兒才說:“那日聽汪家管家的口風,他們似乎很篤定。江東昇會是留京的那一個。”
趙瑋想了想:“那孫兒再去問問魯叔。他在禁中當值,訊息想必比別處靈通些。”
張氏點點頭:“這樣也好。說來自打老郡公去世後,汪東昇就沒再跟咱們這邊來往了,跟趙玦那邊似乎也在明面上斷了聯絡,還有其他老郡公的舊部們。都曾寫信跟我提過,說汪東昇如今待他們也冷淡得很,連年禮都不送,別人送了禮去,他們雖回了禮,可都是些尋常物件,還連封問好的信都不捎。直接讓送禮過去的家人帶聲好就算了。舊日故人裡頭,就只有兩人還跟他每年通訊,四季年節走禮。那兩人,正好一人在五城兵馬司,另一人在大內當值。”
趙琇聽了,心裡不由覺得。這個汪東昇也挺有心計的。其他人都斷了聯絡,只留下這兩個通訊物件,在五城兵馬司的那位可以讓他知道京中形勢,在大內的那一位,則可以透露皇帝與朝廷的動向。他就算遠在西北,也不會對朝中的格局一無所知。
那麼他家管家篤定自家主人會留守京中,莫非也是得到了什麼內部訊息?
又過了兩日,趙瑋從魯雲鵬處探聽到一點內部訊息。新皇如今對範本章十分信任,決心再調人過去填補遼東邊城缺口時,一定要先徵求他的意見,不會調個與他唱反調或是處不好的人。範本章是廣平王府親衛長出身,新皇本就自幼與他相熟,對他是素來信任的。他本人家世不顯,姻親平平,在朝中除了廣平王,就沒跟任何勢力有所勾連,而廣平王又是皇室公認的新皇擁護者。比起其他高階將領,範本章無疑更值得信任。他本人的能力又出眾,有軍功,有威望,更重要的是,在邊城數年,他已經不顯山不露水地收服了趙家舊部,直接把這一支軍中力量給收歸到皇室手中。
趙家舊部雖然有洪文成這匹害群之馬,但參與謀逆的人並不多。洪文成會生出謀逆之心,原因除了他本人的野心之外,也是因為他失散多年的親妹妹陰差陽錯地進了穎王府做丫頭,後來又被穎王收了房,做了侍妾。他為了這個唯一的親人做出了錯誤的選擇。但其他趙家核心舊部,沒有一個犯糊塗,參與到謀逆中,只有兩名四五品的外圍將領受到了牽連,但因為涉足不深,最後只是革職了事。原本趙郡公的人馬,很大程度上完整地保留了下來。而如今趙家當家人是趙瑋這個少年,又是從小讀書識字,打算要走科舉仕途的,與舊部們幾乎沒有親近的來往,將來接手這部分勢力的可能性不高。新皇平順地接手了這支力量,自然是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