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禮物(第1/3 頁)
沒過兩日,太后又再次傳召張氏進宮去聊天。這一回,張氏高高興興輕輕鬆鬆地去了,再也沒有頭一次的糾結。
她還帶上了幾樣小禮物,分別是年輕時候京城流行過的幾味點心的食譜、年輕時候在京城名聲大噪的一位詩人的親筆墨寶,還有早年間她自己畫的幾幅畫,畫的內容都是那個時候京城的四季景色或大戶人家的花園美景。這些東西,如今幾乎已經不存於世了:點心早已被世人所遺忘,想要吃到味道正宗的只有去江南碰運氣;那位詩人早已去世,他曾經因為才貌雙全風度翩翩,是京城少女心目中公認的白馬王子,當然這種事不可以讓外人知道;至於景色,倒是變化不大,只是太后已很少有機會能親眼欣賞,那幾戶人家的花園也歷經數次轉手、整修,早已不復當年舊貌,太后想要回憶一下昔日跟閨蜜們在這些園子裡玩樂的經歷,就只能靠回想了。
太后娘娘想懷舊,想要回憶少女時期的快樂往事,除了曾經跟她經歷相似、又曾有過類似喜好的張氏,她真是沒法跟任何人說起這方面的話題。最重要的是,即使有人對那些事有所瞭解,到了太后面前也是束手束腳的,還有可能會向外洩露太后的小秘密。相比之下,張氏的嘴就嚴實多了,背景也簡單,還絕對忠誠可靠,太后在她面前要少了許多顧忌。兩位五十歲的老太太便聚在一起聊私房話,連最心腹的宮人都不許旁聽,皇上和皇后就更不可能知道內容了。不過太后娘娘聊得開心,連飯都多吃了小半碗。皇上孝順,自然不會多管閒事,非要去弄清楚自家老孃到底跟閨蜜聊些什麼。
趙琇隱隱約約能猜到一些。雖然張氏沒有告訴她,但給太后帶去的禮物,都是她親手從祖母的收藏裡找出來的。食譜也是她在盧媽的口述下親筆寫的。張氏再回憶一下東西的來歷,她自然不難猜出祖母翻找這些東西的用意。但這並不是壞事,祖母顯然從中得到了快樂,太后也是同理,她對張氏這位新晉閨蜜的喜愛,還讓趙瑋、趙琇兄妹也沾了光——宮裡賞下來的東西里。自然也有他們的份,就連宮裡御膳房做了什麼讓太后嘗著好吃的點心,太后也要打發人給他們家送一份來。
張氏聊天時,常常“無意間”透露出孫子孫女的趣事與日常小細節,跟太后娘娘愉快地交流起了兒女經。讓太后對趙家兄妹也產生了好感。趙瑋已經進過宮幾回了,太后對他並不陌生,簡直愛得不行,連聲說要是有孫女兒,一定要招他做孫女婿。趙琇還沒進過宮,但太后也同樣對她有很好的印象。張氏這趟回家,就說下次一定要帶上趙琇,讓她多多溫習曾經學過的宮禮。免得事到臨頭失禮了。
趙琇只得每日再勻出半個時辰的時間,專門用來溫習宮禮。說起來,自打她八歲那年學會了這個。就一直沒有使用的機會,如今都快忘得差不多了。這一溫習,她還犯了幾個小小的錯誤呢,好不容易才重新練熟了,又開始在祖母的監督下,背誦宮中諸位貴人以及相關人士的身家背景姻親故舊關係。背得頭暈腦漲。
這時候,方家的帖子送到了她手裡。
趙琇想不明白。只見過一面的方仁珠為什麼會請她去參加生日會?大概是擔心她不肯來,她姐姐方慧珠還特地寫了一封懇切的邀請信。夾在帖子裡一併送到,熱情得讓她不好意思回絕了。難道只是因為她曾參加過詩會的原因嗎?
說起來她真的不是很喜歡作詩,作得也一般,每次都要死許多腦細胞,若是遇到麻煩的題目,她沒能在規定時間內作出來,臉上也不太好看。況且方家女兒開詩會,參加的人裡一定有方二、方四還有劉家姐妹,一想到還要再看到其中某些人的嘴臉,趙琇就覺得頭痛。
張氏倒不覺得這有什麼:“去玩玩也好,你們小姐妹們在一塊兒,能有什麼不能應付的事?只是作詩罷了,你作得再差,也還能見人。應邀的姑娘們未必就個個都比你才思敏捷。曹家蘿姐兒想必是要去的,你與她作伴,也沒什麼好擔心的。你整日待在家裡,也沒個要好的朋友,趁機見見世面也好。等你瞧了那些名門千金們有多優秀,就知道自己還有許多不足之處了,往後多多用功,遲早能趕上她們。”
趙琇百無聊賴地應了一聲,看了眼帖子,正想扔到一邊,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偷笑著在張氏耳邊說:“不知去的姑娘有沒有年紀大些的?哥哥再過幾年,也到了相看嫂子的年紀啦。”
張氏一愣,瞥了孫子一眼,抿嘴低頭笑道:“胡說,這種事難道還要你一個小丫頭來操心?祖母心裡有數。”
她是真的心裡有數。上回進宮,太后偶然跟她抱怨了一聲廣平王續絃之事,還有許多人家讓女眷來探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