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1/4 頁)
因為氣候變冷變幹,使得烏桓、鮮卑部族面臨牧草減少、災害頻繁的惡劣環境,他們不得不南下尋找新的宜牧地區。。。。。。”
我國秦漢時期處於溫暖溼潤期,但是從當時氣候變化看,西漢中期以後,氣候就逐漸趨於寒冷。這種嚴寒天氣同樣波及到北方草原地區。
後來,匈奴擊破烏孫返回途中遭遇大雪,凍死數萬人。曾經是草原霸主的匈奴都無力抵抗自然災害,更何況是烏桓、鮮卑。雖然史籍沒有明確記載他們面臨的自然災害,但是從匈奴的情況可以推斷,烏桓、鮮卑的生存狀況同樣很嚴峻。
由於地處東北,首當其衝就是嚴寒天氣。寒冷天氣的持續,使得地面凍土加厚,牧草生長期變長,不利於放養更多牲畜。另外,嚴寒天氣會導致旱災、蝗災增多,使得草原上草木盡枯,赤地千里,牲畜死亡。作為遊牧部落民族,無法採取有效措施應對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南遷,靠近中原地區,尋找更適合的宜牧地區。
蔡邑略一停頓讓眾人消化這些內容,然後繼續說道:“烏桓和鮮卑都居住在原匈奴地區,東漢中期,烏桓族其中一個頭領率領族人內遷,被獲准定居在幽州幾個郡附近,並且負責招攬其他烏桓人前來投靠,就此開始,其他烏桓人逐漸加入內遷行列,漢朝國土之外的烏桓人很多都內遷進來了。
這些內遷的烏桓後來在幽州逐漸發展出三個大據點,即遼西國附近的遼西烏桓,上谷郡附近的上谷烏桓,以及遼東國附近的遼東烏桓,一般統稱為三郡烏桓。
內遷的烏桓人儘管曾經長期受到漢朝的庇護,但是並沒有真正感謝過漢朝給予他們的幫助,三郡烏桓實力最強大,經常帶領其他各個小的內遷部落參與搶劫郡縣,甚至勾結叛黨發動叛亂。但是現在由於朝廷國力力有衰退的跡象,根本無力顧及這些烏桓人的胡作非為,所以他們相當肆無忌憚。”
“當然,烏桓也不都是這樣,內遷的烏桓人之中,也有很大一部分被漢朝徵為士兵,他們一般都駐紮在幽州的各處邊防,零散的被編制在很多部隊中,時常會被派遣抵抗烏桓或鮮卑人的入侵。因此,可以這樣說,到目前為止,烏桓族還仍然處於極度零散的分裂狀態,一部分留守塞外故土,另一部分內遷,零散分佈於幽州的各郡縣,有的跟別人搶漢朝,有的跟別人保護漢朝。總之,目前這個時期的烏桓還是相對較弱,但是,他們的騎獵水平卻不敢小視。”
大堂內眾文武靜靜地聽著蔡邑的講述,這些事情有些人知道,但大部分人還不是很清楚,頭一次聽到如此詳細的描述,尤其是那些來自中原內陸的一些文武。
蔡邑還在繼續講述:“鮮卑的情況比烏桓好很多,北匈奴沒落後,鮮卑佔據了原來匈奴的故地,烏桓內遷後,鮮卑又佔有了他們的土地,鮮卑族因此而逐漸有復甦、強盛的跡象。
總之,是地理環境和氣候等原因造成了烏桓、鮮卑部族的南遷,使得他們不得不南下尋找更好的宜牧地區,以至於擴充套件到漢族居住的區域。
烏桓與東部鮮卑南遷前,主要活動於西遼河流域的森林草原地帶,北起西遼河北岸巴林左旗,南到西拉木倫河以北,西起大興安嶺南段、七老圖山,東至遼源。在此範圍內,主要包括西遼河、大小淩河流域、燕山山地等地理區。
且西遼河一帶多沙丘,南岸就是科爾沁沙地,其間有草原低地與衝擊平原,是半農半牧區。西面靠大興安嶺南麓,東麓的地區多森林,南方的燕山地區由中低山丘陵與盆地構成。
在這個多元的地理環境中,他們的主要經濟生態區是大興安嶺東麓、東南麓與大小淩河、燕山北麓的丘陵森林與草原地帶。由於放牧需要依季節而轉換不同草場,且照料牲畜、尋找草場與水源、應對季節變化與災害等需大量人力,故在多山多丘陵多森林野獸的地理環境,他們不可能蓄養較多牲畜。作為遊牧民族,這樣的地理條件非常不利於他們的發展。”
蔡邑大略的將烏桓和鮮卑的情況介紹了一番,使眾人對此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
原來這些烏桓族和鮮卑族都是從北部寒冷的地區遷來的,佔了大漢的領土還要作亂,留不得啊。
第七十七章秘密擴軍
劉展覺著差不多了,於是接過來話題說道:“烏桓和鮮卑這兩個異族在幽州算是比較大的,咱們幽州還有其他許多民族,這些都可能成為幽州混亂的源泉。但是,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將這些為題全部解決。問題的解決需要有序的、有步驟分主次解決。更重要的是我們漢民族在幽州的力量還比較薄弱,全部算